昔往矣 作品

第七十九章 強壓斡旋得轉圜

    承奕輕輕鬆鬆幾句話,便將蔡老的大不敬之言,改成了“病老妄語”, 這是為蔡老求情了。且他又代表殿中所有人表態,表明忠於皇權,也便是將科考一事和季方盛諷刺時政之事蓋棺定論了。

    寧帝面色才又轉了晴。

    吏部尚書、翰林院首此時皆站了出來,表示三皇子所言極是,請求陛下開恩,應允蔡老辭官回鄉。

    卿如許見狀,亦鬆了口氣。她又瞧了一眼林疏杳,見此時他倒沒有要站出來的意思了。

    怎麼?還真想著只做雪中送炭,不做錦上添花?

    蔡老見眾人如此為自己,也不敢再多言,以免牽連了這些人,只是伏在地上,無聲地嘆息。

    寧帝已然恢復瞭如常面色,淡淡道:“奕兒所言有理,準吧。”

    承奕又道:“父皇,兒臣還有一事想請奏。”

    “說。”寧帝道。

    “咱們大寧素來賞罰嚴明,此次仕子罷考,終究帶來諸多不良影響。鄉試揭榜後,若是罰畢,也請父皇開恩,給予長股府恩典。”

    “兒臣想,這些混族仕子終歸是有心報國,不如在長股府開設府考,從中選拔混族官吏,與我大寧官員,一同參與長股府的管轄事務。混族人畢竟生活習慣與我族不同,先前也常因此而產生摩擦,若是地方多一些混族官員,想來他們自然更理解本府百姓,管轄起來想必更加得心應手,百姓也會更樂意服從。而混族仕子也必能感受到父皇的仁慈體恤之恩。”

    混族仕子想要的科舉公平,是給不了了。季方盛與蔡老,都是前車之鑑。

    承奕也只能保全蔡老,至於混族仕子,也只能在其他方面彌補一二。

    寧帝看著承奕,似在思考他的建議。

    這段時間,承奕似乎長大了許多,說話做事都不似從前那般刻板,他如今看著承奕,彷彿能看出自己少時的影子。彼時他在兩個哥哥的光芒下,也曾過過十幾年忍氣吞聲的日子,待到大事將成之際,才終於敢顯露自己心中所想。

    寧帝面上閃現了慈愛之色,道:“奕兒所言有理,準了。”

    出了珍墨館,多位朝臣便圍著三皇子承奕,與他交談,稱讚他進退得當,頗有謀略。蔡老已經有些頹然,由人扶著出來,見到承奕,也向他拜謝。

    承奕連忙扶起蔡老,倆人並未說什麼,蔡老只是拍了拍承奕的胳膊,一切盡在不言中。

    南宮則把卿如許拉到一旁,言語中有些訓斥的意味:“你可知若不是三殿下先你一步,今日你跟蔡老,誰也別想活著踏出這紫寧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