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往矣 作品

第一百一十章 飄搖戰事風波起

    可群情激憤無甚意義,帝國相爭只論成敗。

    大寧如今受兩頭夾擊,竟已是危急存亡之秋。

    然而云昭國與楚離國皆國力強盛,大寧兵力調遣難以平衡,朝中群臣便就如何抵禦外侵保全帝國熱議紛紛。

    有人建議和談,可如今雲昭國之所以討伐大寧,本就是大司徒高澹寧的計謀。他希望借兩國交戰,趁亂削弱三大世家,重掌兵權。此時要和談息戰,高澹寧斷然不會同意。而三大世家必然也做的是同樣的打算。

    和談不可,便只有迎戰了。

    寧帝問及老將軍潘厄對此事的看法,老將軍以袖拭汗,直言道,“以大寧之兵力,淮水與璔州,必須舍一。”

    過了淮水,便是長安,自然不能捨棄淮水。可璔州地處要勢,若徹底失了璔州,楚離國的軍隊便可順著赤雲山脈進入大寧腹地,中州十二郡便也難保。沒了半壁江山,大寧覆滅還會遠麼?

    兩害相權下,有人諫言為今之計當以遷都。暫時放棄長安,將都城遷至腹地洛陽,以免兩頭交戰後波及長安,成為皇族的威脅。

    畢竟國可失一城都,卻不能失了半壁江山。

    但遷都需要時間,亦需有軍力去淮水拖住雲昭軍隊。若戰勝,則家國無虞,若不戰,最壞也只是失了長安城罷了。

    談到遷都,寧帝擰著眉頭沉默了。

    因戰而遷都,這無疑是在打他這個皇帝的臉。

    可中原七大國,以大寧、南蒙、雲昭、楚離四大國實力最為雄厚,其次是樂野、肅慎、雄常三國。而四大國中,南蒙實力最為強勁,其次是雲昭國,而大寧、楚離國次之。

    如今大寧被雲昭和楚離夾擊,若是消息走漏,恐南蒙亦會落井下石。屆時三國發難,大寧便再無轉圜的機會了。

    雖然這只是最壞的打算,可也唯有遷都,在天崩地裂時,才能不因小失大,為大寧求得一息生機。

    之後,新的問題又出現了,便是此時該派誰去淮水迎戰?既要能鎮得住三軍,又能讓雲昭國有所顧忌。

    於是有人諫言,當由三皇子承奕出征。皇子出征,雲昭國必然心有忌憚,便是難以取勝,起碼也可爭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