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不愧是八朝古都,繁盛模樣,與其他地界,簡直恍若兩世,比之江都,亦要繁華多許。”

    他久在純陽宮修道,已是十數年沒有下過山了,而且上山之前也未曾來過洛陽。

    (baaj)

    李世民笑道:“二叔,洛陽有兩大特色,不可不知。”

    看李世民如今意氣風發的模樣,似乎全然沒有先前在江都的倉惶,反而心情上佳,似是有什麼喜事一般。

    李神通眉眼中雖然還有一絲憂色,但也被李世民這話吊起一絲興趣。

    李世民偷偷瞥了師妃暄一眼,見美人也是看了過來,這才微笑道:“首先就是以南北為中軸,讓洛水橫貫全城,把洛陽分為南北兩區,以四座大橋接連,而城內洛水又與其它伊、e、澗三水聯接城內,使城內河道縈繞,把山水之秀移至城內,予人天造地設的渾成感覺。”

    此時前方忽現奇景,一艘帆船在隱蔽於房舍下方的洛水駛過,從他們的角度瞧去,只是帆頂移動,宛若陸地行舟。

    師妃暄欣然道:“我見慣江南的水鄉城鎮,多引江湖之水貫城而過,本沒甚稀奇,但卻少有如洛水般寬深筆直,使洛陽別具嚴整調諧的氣象,而此城的規模,當然亦非水鄉城市可比。另一特色又是什麼呢?”

    此時天色大白,街上人車漸多。

    御道上不時有一隊隊甲冑鮮明的兵衛操過,作晨早的操練,使這美麗的皇城添上刁斗深嚴的氣勢。

    李世民續道:“另一特色就是在外郭城的西牆外,因其天然環境設置西苑,西至新安,北抵邙山,南達伊闕諸山,周圍二百餘里,比得上古時漢武帝的上林苑,外郭城與西苑連在一起,令洛陽更具規模。”

    三人沿街而行,抵達洛水南岸。

    李世民指著橫跨洛水,連接南北的大橋道:“這座叫新中橋,只看此橋的規模,便具體而微地說明了楊廣當年如何勞民傷財。據說為了使洛陽都城之實,那昏君從全國各地遷來了數萬戶富商巨賈,又將河南三千多家工藝戶安置到郭城東南隅的洛河南岸十二坊居住,所以眼前才有此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