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 作品

第1140章 牙行冊頁

    第1140章牙行冊頁

    盧燦答應給大華銀行和德銀投資打電話,加大救市力度。

    正事已經談完,這時,溫碧璃進來,對幾人微笑點頭後,又和盧燦耳語幾句。

    “你拿來我看看。”

    盧燦說話時,抬頭看了眼唐家中——翟克誠帶來的隨手禮是一箱蘇格蘭威士忌,還算正常,唐家中帶的禮物卻是一冊古畫,明顯超出隨手禮範疇。

    溫碧璃對門口招了招手,丁一忠捧著一隻木匣進來,擱在盧燦面前。

    正是唐家中帶來的“隨手禮”。

    唐家中立即笑道,“這東西......不值什麼錢的。是我騮千堂兄在舊金山偶然淘換到的,他沒看懂,拿給方聞妹夫過目。方聞也沒太看明白,不過他確認是明代的畫冊,畫工一般。這不,我來你這,沒合適的伴手禮,騮千堂哥就拿出來,讓我帶過來,順便請您這位大家,給解解惑,讓我們也長點見識。”

    盧燦一怔,方聞沒看懂?

    唐家中言語中的堂兄,就是唐家唐騮千,定居在美國。另一位人物方聞,很不簡單,是唐騮千的“妹夫”,普林斯頓大學藝術與考古系教授,大都會博物館東方部亞洲處中國繪畫組主任,首席鑑定師,很有名氣的一位中國史學研究者和藝術研究者。

    方聞沒太看明白?這讓盧燦很是好奇。

    揭開木盒的天地蓋,露出一本寬約二十六公分,高約十五公分的籍冊裝。

    所謂“籍冊”,就是古時候的賬本。“籍冊裝”就是賬本式樣裝幀的書籍,其特點就是書籍很寬,有點類似於放大版的連環畫。

    古時候的正經學問書籍以及經卷,都是“手握著讀”,因此,都是高比寬的長度要長,體態修長。而賬本這類冊子,都是寬要比高更長,因此古時候有“抬賬本”一說。

    中國古代看不起商人,這種裝幀模式在國內從來沒有興盛過,不過,卻在東洋流行起來。原因很簡單,東洋更流行跪坐伏案讀書,賬本裝的書頁很長,攤開來閱讀時,書頁很服帖。

    也因此,賬本裝的書籍,在拍賣時,價格往往要比正式的知識類書籍的價格低很多。

    盧燦將書冊從木盒中拿起。

    書籍邊角破爛,書皮缺失,被人修繕過,首頁是一張後加的“蒙白”——用來保護書頁的白紙,帶有一定的防蛀防潮效果。

    翻開蒙白,盧燦一愣,竟然是一張工筆勾描圖,也就是線條畫。

    畫幅的內容是一座二進的宅院,院牆、照壁、前院、後院、東西廂房、正房、小花園、水池、倒座房都繪製得清清楚楚。

    不過,這工筆畫工確實很一般,比例把握的也不是很恰當。

    這幅冊頁,差不多也就剛學會繪畫的水平。

    他又伸手捻了捻紙張,明代常用的黃棉紙,由白棉紙染色而成,有輕微的防蛀效果,不算特別。紙質微脆,到年份,應該是明代紙張。

    再看第二張,同樣是宅院的工筆勾描......

    一共有十二頁,全是這種宅院工筆勾描圖,從獨門獨院到六進超大院落都有。

    這些冊頁大同小異,偶有不同的是,有幾幅冊頁的邊角留有不起眼的硃砂印跡。

    盧燦忽然明白方聞為什麼看不大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