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瑣 作品

第162章 你家萬歲爺還當了真

然而不等烏拉那拉府的宴席散去,午宴上發生的事,就先傳進了宮裡,因時時記掛著宮外的孫女,太后跟前也瞞不住。

  德妃被召來寧壽宮,但太后不是問責,而是心疼毓溪那孩子,長此下去,如何受得了。

  太后更是毫不掩飾自己的偏心,說道:“五丫頭若與老三家的鬧一場,倒也出口惡氣,可她如今是大姑娘,也懂事了。”

  德妃笑道:“平日裡,臣妾興許還要與您辯駁辯駁,但今日,溫憲若真動了手,臣妾也不怪她。”

  太后卻嗔道:“你這是說反話呢,你必然不願溫憲在外頭動手打架的,還跟我裝糊塗。”

  德妃說:“是臣妾的真心話,鬧到這地步,難道臣妾去景陽宮和榮妃姐姐吵一架,怪她不好生教養兒媳婦嗎?或是親自去教訓三福晉,那更不成,可臣妾也咽不下這口氣,我的孩子憑什麼遭人欺負。”

  太后問道:“你瞧著毓溪,是真正大氣呢,還是死命忍耐下的?”

  德妃坦率地說:“太后娘娘,毓溪難道是二十四個月生的不成,這個年紀上,她也就是個尋常孩子,能大氣到哪兒去呢。”

  太后嘆息:“是啊,不過是比常人懂事些,死死忍耐罷了,咱們都是這麼過來的。”

  德妃便起身離座,屈膝請求道:“既然孩子都忍下了,請太后娘娘不再追究此事,讓孩子們自行處置吧。”

  太后惱道:“我可是替毓溪打抱不平,便是三福晉眼下有身孕不宜責罰,我也能等她生下孩子後再算舊賬,你可不要替兒媳婦在我跟前大度。”

  德妃懇切地說:“子嗣興旺,非一朝一夕能解決,胤禛和毓溪早晚要自己面對。眼下年紀小,眼界也小,才會以為子嗣就是天大的事,殊不知更大的風浪和挫折,還在將來等著他們。”

  太后直搖頭:“你太狠心,為何不想著拼盡全力,為兒女鋪路搭橋,非要他們去歷經挫折呢?”

  德妃低下頭,說道:“除了毓溪,皇后娘娘為胤禛爭取的一切,都隨她而去了,昔日的驕傲,成了如今人人都能提一嘴的笑話,胤禛不能爭、不能辯,只能全吞進肚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