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祈十弦 作品

第四百四十一章 戰爭將至

而在那一撥結束之後,阿瓦隆幾乎完全崩壞的秩序,就得以再度重建。

因為絞刑架過載而導致的其他類型的死刑,事實上基本已經停用。那始終“人氣爆滿”的絞刑架,更像是一種持續性的威懾。這也是為什麼各地絞刑架一直爆滿,卻始終不建造新的絞刑架——他要的就是“爆滿”這樣的效果。

到了索菲亞女王執政的後期時代,也就是艾華斯所生活的這個時代裡,大多數人已經根本不記得絞刑王都做了什麼。

但他們對監察局的恐懼卻彷彿刻在了基因裡。

都鐸三世所造成的恐懼、憎恨與不信任,確實給當初剛即位的索菲亞造成了很大的麻煩。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就是因為他真將那些人全殺了,確實掃清這些障礙……所以當初索菲亞的政策推行才會那麼順利。

因為她面前的已是一片廢墟,而不是仍舊敵對著她的堡壘。

而也正是因為有了都鐸三世的對比,人們才知道索菲亞女王是多麼仁慈、勤政、溫和、善良的賢明君主。有了底層人民的相信與支持,索菲亞才能推行更多惠民的政策——這都是互惠功利的功績。

正是索菲亞女王,將這一切從深淵中拯救出來。

她只活了七十九年,卻挽救了阿瓦隆長達兩百年的衰落。

阿瓦隆從廢墟中再度崛起,在索菲亞女王的帶領下,在不到六十年的時間裡,就重新變成了一個必須被強大的鄰國所重視的國家。

但它同時也迎來了新的問題——快速發展的經濟、來得過於輕易的繁榮、以及來自外國的資本,逐漸腐化了那些舊時代的騎士們。在工廠、鍊金術與現代化的浪潮中快速成長的商人也不得不重視。

當阿瓦隆恢復生機,就註定會有人變得富有。騎士代表著舊時代的勢力,而商人代表著新時代的勢力。

在和平的時代裡,騎士們幾乎完全無法動搖商人們的地位——因為騎士也想要過上好日子,而大多數的騎士都不懂如何打理自己的資產、也沒有精力去賺錢。

正因如此,絕大多數的騎士家產是在不斷縮水的。

所以才有了向勞合社這樣的商人集合體們妥協的新晉騎士,也有了被星銻人與鳶尾花人所腐化的大臣們。

而這樣的日子,如今就要結束了。

因為戰爭要開始了。

如果說索菲亞女王時代,阿瓦隆缺少了什麼的話……那就是戰爭太少了。

阿瓦隆人並不軟弱,更不膽怯。

他們終究是一個騎士國家。

阿瓦隆最初的國民,來自於仇恨著巨人的那些本土的人類奴隸,來自於那些從赫拉斯爾帝國中自願加入討伐軍的勇士。他們體內流淌著爭鬥的血液,所以才會組建獅鷲軍團這種只為了極致的進攻而生的強大軍隊。

從立國之後,阿瓦隆也始終沒有停止主動或是被動的戰爭。在阿瓦隆的巔峰時代,甚至連尚未解體的赫拉斯爾帝國都警惕且敬畏阿瓦隆。

可在索菲亞女王時代,因為經濟發展的實在太快——自廢墟中重生自然足夠快——這直接導致阿瓦隆人已經很久都沒有戰爭了。

索菲亞女王確實是一個溫和善良的女王,所以她總是在盡力避免一切不必要的戰爭。面對鳶尾花與星銻的壓力時,她總是會選擇讓渡利益或是對等競爭,只將政治問題在桌面上解決。

甚至在王室被接連詛咒之時,她下意識的選擇也是通過阿瓦隆之影儀式復活蘭斯洛特一世。用這位真正的頂級強者來保護阿瓦隆、震懾充滿野心的星銻人。而這本質上仍然是“防守”策略。

在事實上,這確實也磨損了阿瓦隆人的血性與好鬥的慾望。

但當伊莎貝爾身著染血的女王禮裙,出現在報紙上的時候。

阿瓦隆人便真正憤怒了——

索菲亞女王的喪期可都還沒過呢!

他們的新女王尚且還未加冕!

民眾們直接將之前王室接連因詛咒而死的鍋也丟到了星銻人身上。

那此刻星銻伯爵對伊莎貝爾出手襲擊的行為,無疑就稱得上是一種滅國行徑!

當所有人都渴望戰爭的時候……戰爭就註定要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