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辰緣修 作品

第642章 幡然醒悟不晚

 “這” 

 “欒兄說的在理,萬一以後周王爺所作所為,他人看來,還不都是大公子給的出謀劃策。” 

 李潮生如此一說,欒公賦和孫伯延好像明白了什麼,看向楊少師的眼神都變了,因私利而變,心如何能正,改換門庭需要審時度勢,哪裡能說變就變。 

 三人略顯的驚異,李潮生遲疑一下,心思翻轉,說起這個忠順親王周建安,京城以往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就是因為他成就了洛雲侯, 

 之後又因關外帶兵大敗的事,在京城三番五次被陛下責罰,並且禁足在府上,雖是天皇貴胄,可惜人不怎麼靠譜啊,想到了以往的作為,散財童子也不為過。 

 大公子李潮生權衡利弊,此事乃是大事,還需要向父親問詢一番才行。 

 “大公子可有什麼疑問?” 

 心中有了驚醒,立刻改了口,奪嫡不可碰,藩王不可入夥,黨爭順勢而為,這是父親留給自己的話語,猶在耳邊迴盪,看向楊師兄的臉,再沒有了之前的親切,此人私心太重。 

 李潮生現如今回過了神,家父作為內閣首輔,只要在一天,自己就穩如泰山,如果真的家父告老還鄉,陛下恩准,自己也能保住富貴,按照楊師兄所言,入內閣,執掌朝政的事,顯然另有所圖,楊師兄不會是忠順親王的說客吧, 

 孫伯延也在身邊補充了一句話,想要有所為,哪裡能不被世人所誤會,周王爺他,眼下說不得還真是最好的人選。 

 “大公子,兩位仁兄,你們想一想,剛剛提到了江南巡閱使景存亮,他也就是剛剛攀附忠順親王沒多久,立刻就填補了肥缺,江南富碩之地,他都能去,大公子,您想一想,要是咱們真的靠了過去,依照大公子威望,忠順親王那該有多喜慶,” 

 “三位師兄說的都在理,此事還需謹慎對待,楊師兄一番好意,師弟銘記於心,但是家父還在其位,如何能寄人籬下,引得天家懷疑,師兄萬不得如此。” 

 “楊兄,不必介懷,想當初科舉的時候,誰能想到這些,為官幾十載,終歸是要回去的,有些事無需爭辯,看開些就好。” 

 看著三人的態度大變,楊少師一臉的苦笑,自己愛子心切,有些想當然了,更多的是無奈,身為光祿寺卿,表面上看著風光,可內裡有苦自知。 

 “大公子所言甚是,是為兄失態了,皆因犬子無事生非,惹了賈家姻親,薛家的公子,在燕春樓被打,讓自己失了門風,師兄哪裡還有臉再待下去,告辭。” 

 楊少師自知在此沒有了臉面,面色一紅,捂著臉含著淚花,就要衝出閣樓, 

 剛起身想要離開,就被眼疾手快的孫伯延一把抓住,欒公賦更是起身攔在門口,大罵道; 

 “區區一點難處,楊兄豈能做女兒態,還不回去,大公子看著呢。” 

 李潮生更是起身一拜,哪裡能讓楊師兄就這樣離去,說不得楊師兄就真的改換門庭,如景存亮一般, 

 “楊師兄,萬萬不可如此,楊明的事,師弟略有耳聞,那薛家的人,乃是賈家榮國府的姻親,薛家大公子薛蟠還有一個妹妹薛寶釵,富貴無比。 

 反倒是薛蟠不學無術,欺男霸女的惡名在江南就有了,倒是他的妹妹頗有賢名,如今入了侯府做了平妻,這才是薛家的底氣, 

 燕春樓的事,應該是洛雲侯和禁軍右衛大將軍和孝成之間的矛盾,楊明受了無妄之災,捲了進去,所以楊師兄,您不必介懷,更不要有怨恨之心,就算是忠順王在此,也不敢插手其中啊。” 

 李潮生心中嘆息了一口氣,勳貴之間的事,文官如何撼動,更別說青樓煙花之地,爭風吃醋打架太平常不過,真要追究,誰的臉上有光。 

 楊少師早就明白的道理,也不知犯了什麼糊塗,會說下今日的話語, 

 “大公子,是師兄矇蔽了雙眼,險些釀成大錯,沒臉留下。” 

 “楊師兄,此言差矣,您剛剛所說的事,即使現在沒有,以後未必會沒有,商議的事也算是一種出路,藩王不可投靠,未必不能依附在京城的閒散王爺,事情先不急,等家父身體好一些,再細細商談,未必沒有咱們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