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誕的表哥 作品

第4章 良娣

 “阿爺從不與旁人交惡、連交集都少,若說有人狀告阿爺,極可能就是郎君。他一開始寫下這封稿紙,其後怒氣上來,揉了它,改告‘妄稱圖讖,交構東宮,指斥乘輿’?女婿告岳父,本身便是最有利之證據,故而京兆府才敢立即拿人。”

 薛白道:“草稿上修改了一些字句,我看那意思,修改之後語氣應該是變得緩和了?”

 “嗯。”

 “也就是說,在寫狀紙的過程中柳郎婿的怒氣該是稍微消了些才對?”

 “這般說,也是。”

 “那他就不該以謀逆大罪告杜家。”薛白道:“書房裡沒找到別的草稿,我認為他就是謄寫了這張草稿。”

 杜媗神色一動,問道:“你是說,郎君到萬年縣衙之後才改了主意?”

 薛白問道:“假設有人知道柳郎婿與杜家不和,威逼利誘,能讓他誣告杜家嗎?”

 “能。”

 杜媗沒有做太多思索,馬上便吐出了這一個字。

 她聲音有些悲意,嘆道:“必然是如此了。”

 “若我們推測得不錯,只要把這張草稿交給太子,就能有辦法證明杜家是被陷害的?”

 杜媗想了想,緩緩點頭,道:“對。”

 杜五郎、青嵐皆喜,紛紛道:“那太好了。”

 薛白卻問道:“韋氏的前車之鑑是什麼?”

 杜媗道:“箇中內情我也不甚清楚。只知太子妃姓韋,其兄韋堅乃朝廷幹臣,今年正月上元節,太子出遊曾與韋堅巧遇,而當晚韋堅又與邊鎮節帥皇甫惟明相約夜遊。因此朝中有人彈劾他們‘私相往來,欲共立太子’。”

 “就只因為上元節時在街上巧遇?”

 “一個是太子的內兄,一個是邊鎮節帥,私下交往,難免讓聖人猜忌。”杜媗低聲道:“太子的處境一直都不太好。”

 薛白默然,從這一場巧遇引發的大案中自去體會著一個皇帝對兒子的猜忌,末了問道:“然後呢?”

 “韋堅被貶、皇甫惟明移交了兵權,此事本這般過去了,但韋家兄弟上書鳴冤,引得聖人震怒,朝廷大加株連,死者無數。太子無奈,只好以‘情義不睦’與太子妃韋氏和離,讓她削髮為尼,才勉力保全。”

 說到這裡,杜媗的聲音微微有些顫抖,又道:“此案發生在年初,但至今還有人被逼死。阿爺怕步了韋堅後塵,一直小心翼翼,偏郎君始終是那性子不改。”

 薛白問道:“上次太子選擇了與韋氏和離?那這次?”

 “二妹雖只是良娣,與太子感情卻很好。”

 薛白遲疑片刻,湊近了些,小聲問道:“太子可靠嗎?”

 杜媗道:“放心,太子很可靠。”

 薛白想了想,眼下除了向太子求救也沒有別的辦法。

 難得的沉默之時,杜五郎小聲感慨道:“哎,你竟有這般能耐?”

 薛白只當不知他在問誰,默然不答。

 夜更靜,五人遂擠在這小屋子裡歇了一夜。

 等到五更天,街鼓聲響起,長安城門與各個坊門依次打開……

 ~~

 當今天子嚴禁皇室子嗣參與朝政,遂於長安城東北隅的永興坊、興寧坊修築大宅,讓諸皇子分院居住以便密切照料、嚴格培養,稱為“十王宅”。

 即使是太子也不住東宮,以免與東宮屬官有太多接觸,只在十王宅中闢出一處可供車馬往來的別院居住。

 清晨。

 孩童們在街邊柳樹下追遂,唱著歌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一輛騾車由南而來,走過永興坊的十字街。

 車廂中,青嵐道:“太子居所就從前面第二條巷子進去……”

 “那人我認識。”杜五郎正從車簾的縫隙裡往外瞧,忽然低聲道,“吉大郎打死端硯那日他也在。”

 “哪個?”

 “茶鋪幡子下坐著的那群人裡,眉骨突出、眼窩很深、滿臉虯髯那個。”

 “我也見過他們。”流觴吃驚道:“五郎出事後,他們就在我們家門外晃了。”

 薛白觀察了一會,道:“他們在盯梢。”

 “來捉我們的?”杜五郎道:“怎麼辦?”

 “……”

 辛十二坐在茶鋪外,以銳利的目光在街巷中掃著,視線追隨著一輛騾車走遠。

 昨夜萬年縣尉去杜宅查看過,依籍冊核點發現少了杜五郎與一個婢女,消息報來,他已知道要找的是誰。

 有乞兒打扮的人湊了上來,低聲道:“太子儀仗從側門離開了。”

 “綴上去,看清楚他去何處。”辛十二又招過兩人吩咐道:“你們也去,一旦看見太子與人相會,立即報知阿郎。”

 “是。”

 這邊安排妥當,長街那邊有一個俊秀小郎君帶著婢女施施然然走來,拐進巷曲,去的正是太子別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