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誕的表哥 作品

第390章 國本動搖

……

因李琮那被抓傷之後的醜陋長相,李隆基與這個長子並不親近。

而很久一段時間裡,李琮自知沒有希望成為儲君,養成了一種與世隔絕的單純性格。當然,他未必是真的單純,只是看起來城府沒那麼深。

不像李亨,一看就是每天在琢磨著怎麼當皇帝。

尤其在今夜,兩個兒子一對比,李隆基竟是感到對李琮頗為滿意。

當他活到年近七旬,已不再苛求儲君的長相了,立李琮為太子最大的障礙反而是他那幾個養子。

可方才李亨所說的話雖然大逆不道,卻有幾分道理。三庶人案天子冤之,這不假,否則武惠妃也不會死了。

倘若……倘若他有朝一日賀崩了,新君確實很可能會平反三庶人案。既然如此,倒不如就讓李瑛的兒子來,反而對他的身後名有好處。

這決定並不容易做,換太子畢竟是大事,還得要觀察。

“孩兒請父皇安康。”

李琮入殿就看到跪在那的李亨了,心知薛白所言不錯,今夜儲位果然要有變動。他走到了李亨身旁,努力摁耐住心中的激動,以平靜的語氣問安。

他自以為掩飾得很好,然而,他太缺乏權術鬥爭的經歷,只目光間的微微閃爍,已出賣了他的心情。

李隆基微微眯著眼,觀察著,意識到李琮已經提早知道了他今夜想廢立太子。可這決定,連他都是不久前才下的,李琮又是如何知道的?

除非,正是李琮算計了李亨。

帶著這想法,李隆基再次招過高力士吩咐了幾句,命他仔細查探。

這般大事,不可能在一夜之間決定下來。李隆基一揮手,自擺駕去歇息,命散了宴席,獨留下一些與此案相關的人員。

~~

御宴結束,官員們山呼著“天長地久”的祝壽詞,出了興慶宮,言談間還在為今夜見到的諸多表演與盛大的煙花而興奮。

這種興奮還蔓延在長安城中,因為滿長安的人們幾乎都看到了煙花。除了興慶宮,城牆上也有燃放煙花,把聖人長壽的好消息分享於百姓。

唯有寥寥幾個官員,察覺到了一些不對勁來。

“今夜算是出事了吧。”

“你是說那煙花驚了大象,差點衝撞了人群?”

“我方才留意到,有內侍把中書舍人薛白留下來。”

“那是他這煙花使差事辦得妥當,聽聞貴妃很喜歡今夜的煙花,該是留他問詢。”

“沒發現太子也未出宮嗎?”

這樣的議論一開始只在極小的範圍內展開,但沒過兩日,朝堂上便有了傳言,有說太子縱容李齊物意圖行刺的,也有說天降詳瑞,太子以體弱多病為由請讓儲位。

消息不知是從何處傳出來的,似乎是宮廷在試探朝野的反應一般。

倘若沒人態度強烈地支持太子,聖人也許真會廢了太子。可事實上,那些能為了支持太子而態度強烈之人,這些年已經都被李林甫剪除了。

眼下是聖人獨斷朝綱的時局。

~~

鷹狗坊。

宮中有五坊,由閒使廄使押主管,以供聖人時狩,分為雕坊、鶻坊、鷂坊、鷹坊、狗坊。鷹狗坊是對其的統稱,因此地空閒,宮中有重要人物犯了錯也會被關進來。

上次被關在這裡死掉的皇子有李琰、李琩。

李亨也被關到了這裡,心中有多緊張可想而知。好在,他與李琰不同,他是被關在一間廡房中,而非籠中。

到了八月初八,張汀終於來看他了。她端著食盒,親手把帶來的膳食一道一道擺在桌案上,倒顯出些賢惠的模樣來。

李亨見了,嘆息道:“此番我是兇險了,唯恐牽扯到你和孩子。”

“那能如何,我還能與你和離了不成?”

張汀是個言語犀利的,故意這般大聲說了一句之後,把李亨往裡推了推,小聲道:“此間對你看管不甚嚴,伱該還有機會,我是說有機會保住儲位。”

“真的?”

“高將軍在幫我,今日我能來看你便是他出了力,還讓我們夫妻私語。”

李亨心裡當即有了希望,問道:“你可有向他打聽到什麼消息?”

“各種消息都有,該是聖人在試探朝臣們的反應。”張汀道:“據高將軍所說,聖人在懷疑李琮與薛白合謀構陷你。”

“事實確是如此!”李亨眼神一亮,暗忖對手終於露了破綻,“能找到證據嗎?”

“有人看到,天長節那天夜裡,李琮與薛白有過秘談。更重要的是,李琮似乎已經招供了。”

“真的?”

“消息還不確切,我會繼續打聽。”

李亨欣慰不已,握住張汀的手,柔聲道:“汀娘,多虧了有你。”

張汀不吃這一套,腦子裡想的是如今李俶這個長子落了最大的罪,那東宮只有她的兒子是嫡子了。

說著話,有宦官往這邊走來。

張汀回過頭,道:“讓我們再多聊一會,我會重重賞你。”

“是,還請兩位回十王宅聊,可慢慢聊。”

“何意?”李亨目露驚喜,他聽那宦官的語氣,像是要把他放出鷹狗坊。

接著,他才留意到對方的稱呼,一顆心又懸了起來。

“且回府等候旨意,到時便知。”

李亨、張汀臉色頓時蒼白,若說他們此前只想保住性命,待真正得知儲位不保,還是感到一陣巨大的失望。

然而,一切也由不得他們的意願,那宦官招了招手,一隊人便冷著臉上前要帶他們出宮,而剛剛擺在桌案上的膳食則被無情地留在了鷹狗坊。

他們沒有再被送回少陽院,少陽指東方,象徵的是東宮,李亨已沒有資格住在那裡,他們被送回了十王宅。宅院外守衛重重,宅院內僕婢都已經換了人,幽禁之意十分明顯了。

之後,那些宦官又讓李亨沐浴更衣,等候宮中旨意。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終於,高力士捧著聖旨來了。

“儲副者,天下之公器,若失其宜,海內失望,非社稷之福……太原牧、慶王李琮,朕之長子,當踐副君……”

李亨腦子裡一團大亂,呆立在那不知所措。

直到高力士走到他面前,把那聖旨遞在他手裡,嘆道:“忠王,接旨吧。”

“孩兒領旨。”

“還未謝恩。”高力士再次提醒道:“聖人準了你的請求,又復封忠王,豈能不謝恩?”

“孩兒謝恩。”

高力士無話可說,無力地點了點頭,轉頭就要走。

“阿翁。”李亨忽然喚住了他,道:“那件事,你也知道的吧?”

“忠王說的是哪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