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不在家 作品

第152章 第 152 章

 總之,這麼偏遠的邊陲小鎮,大家嘴裡吃著沙子,一臉灰撲撲的,卻要接受中國最頂尖考古專家的培訓,要接觸考古前沿陣地了。

 到了這個時候,大家都振奮起來,一路的奔波彷彿也值了。

 第二天,民豐公安局的一位同志特意過來,說是受朋友的託看顧下初挽,讓她有什麼事不用客氣,初挽自然感激不盡,把自己從北京拿來的打火機也送給他,對方倒是不好意思起來,感激得很。

 開班儀式後,大家稍做了解,便開始進行文化課的講解,文化課歷時兩個月,主要是《田野考古概論》、《田野考古工作規程》和《考古工作手冊》等的學習。

 這些學習內容都是初挽以前大概知道操作,但是卻又沒詳細接觸過的理論,比如田野考古的工作程序,考古調查的種類,考古勘探的工作思路,也包括物探和攝影等技術。

 這課程自然是緊鑼密鼓的,學業壓力不小,而且這麼瘋狂學習後,兩個月時間就要被拉到挖掘縣城進行實踐,還要有實踐任務,這麼一來,大家上課都是瘋狂記筆記,下課後也都在努力用功。

 至於之前計劃的可以在新疆附近玩玩,基本泡湯了,根本沒那心思,也沒那條件,這裡根本不是旅遊的地方,就是遭罪的地,哪裡也不敢去,哪裡也不能去。

 如此緊鑼密鼓了大概兩三週後,大家總算適應了這個節奏,這天老莫說可以帶他們去附近的巴扎走走。

 巴扎是集市的意思,老莫說附近有一個大巴扎。

 大家這個時候多少緩過來一些,也就有了興趣,五個人一起跟著老莫過去當地的巴扎。

 這巴紮上也有房子,都是低矮破舊的平房,依然是塗著黃泥,屋頂上垂下來一些細長的雜草,屋簷上用紅油漆歪歪扭扭地寫著一行新疆字,老莫說那是拌麵的意思。

 這邊農貿市場前來趕集的都是當地人,牽著驢子,男的戴著新疆花帽,女的裹著花頭巾,拖家帶口的,皮膚黑黝黝發亮。

 巴紮上熱火朝天,三五成群的,到處是叫賣聲,地攤上有當地的陶罐,新疆花帽,也有小夥子推著板車賣牛骨頭,以及一些當地特色的吃食。

 老莫指著旁邊油光鋥亮的老木桌說,那上面的麵餅叫庫買西,這個和饢差不多,不過沒花紋,也不放皮牙子,這種庫買西是放在埋在燒熱的沙子中的,埋進去一會就能吃了。

 正說著,那邊正好有一位老阿媽正從沙子裡往外扒,看上去熱氣騰騰的,旁邊驢車上有維族小孩趴在那裡,大口大口地咬著一個庫買西,吃得津津有味。大家都有了食慾,便要了這庫買西來吃,味道還不錯。

 老莫又帶著大家去喝了一種湯,據說是用當地的肉蓯蓉和羊肉燉出來的,初挽嚐了幾口,就愛上這味道了。

 也許是周圍的黃沙和荒涼讓這美味顯得更加珍稀,初挽覺得自己這輩子沒喝過這麼鮮美的湯。

 喝過湯後,大家四處逛逛,看得新鮮,陸續買了黑枸杞,葡萄乾,崑崙雪菊,還有一些其它當地特產。

 繼續往前走,便到了玉石市場,這邊是一片露天市場,帶著民族特色花紋的包袱或者手工織品隨意地鋪在地上,上面擺滿了各種玉石。

 很多擺攤的都是戴著新疆花帽,褲腿高高挽到膝蓋,小腿還溼漉漉的,看樣子才採了玉石趕過來市場的。

 一行人好奇,要知道新疆和田玉名滿天下,不知道這裡什麼行情,大家就隨便問問。

 初挽上輩子瞭解過這一塊,大概知道,這邊的和田玉開採都是國營玉礦廠,是新疆自治區輕工業局下達生產計劃,分配銷售指標,不過這種國營的礦廠,到了九十年代就不行了。

 現在礦廠開採的都是山料,這個時候國營礦廠沒經營籽料的,只有當地人,會挽著褲腿下河採玉,撿到一些零散的過來擺攤賣。

 山料是山裡開採的,籽料是河床沖刷過的,山料比起籽料來就差點意思,有稜角,粗糙,油性也差,一般也不帶皮色。

 大傢伙感興趣,初挽也就跟著看看,現在和田玉便宜,上等好籽料一公斤也就二百塊,但是再過十幾年,這個價格能達到一公斤三四十萬,也是幾百倍地在漲。

 她沒想過要囤積和田玉,但是如果看到合適的,倒是也能買幾件來把玩。

 誰知道過去看了後,便失望了,這種普通的巴紮上充斥著的應該是被玉礦場挑揀剩下的石頭、且末的青山料,以及當地老百姓撿的籽料,大多並不見得有什麼好。

 大家就這麼胡亂逛著,都紛紛下手想買,小的也就幾毛錢,最貴也不過是幾塊錢,買了回頭送給家屬做個紀念,也算不白來一趟。

 初挽看了一圈,也沒看到特別合適的,普通的好籽料,也犯不著買,買了後得雕刻,那也是功夫。

 她這麼隨意看著,眼睛卻落在了那攤主牽著的驢身上。

 那驢是有個牽繩的,牽繩一頭掛了一個玉墜子。

 初挽這麼看著時,掃了一眼那攤主,是一個本地人,戴著當地常見的花帽,看上去一臉樸實,旁邊還坐著一個小孩兒,約莫十歲多的樣子,也戴著一個帽子。

 這種和初挽見慣的鏟子不同,鏟子一般油嘴滑舌眼力毒,鬥心眼的事多了去了,不過這種應該就是自家撿了籽料過來擺攤補貼家用的。

 她也不想在那裡使手段聲東擊西,便道:“大伯,我看那個墜子不錯,那個多錢?”

 那老漢開始都沒明白她什麼意思,後來她指了指,那大伯才恍然:“那個啊,那個不值錢,不是什麼好東西,你想要,隨便拿走吧!”

 他確實不當回事,那畢竟是很小一個,又是舊東西,在市場上這麼小的,根本不值錢,就一零碎,也沒當回事。

 初挽聽著,也就不多說什麼了,同行的還有夏成槐幾個,引起他們的主意,回頭也麻煩。

 於是她就道:“我正好要買幾塊大個的石頭,這樣吧,我買石頭,你把那個送給我吧?”

 對方自然沒得說,初挽便隨意挑了幾大塊籽料,這時候的籽料不如山料值錢,國營企業也不收購這個,比礦場的山料便宜,一共也才十多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