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夜喜雨 作品

第一百九十四章 諸番忙碌

開海還是禁海,對當下的趙廣淵來說,並不重要。

 但他私心裡,自然是希望開海的。

 雖然有很多不利的一面,諸如海盜滋擾,走私猖獗,衝擊地方經濟等等,大齊禁海確有一些成效,但沿海還是有很多商人私自出海,禁是禁不絕的。

 而開海卻有它積極的一面。特別是趙廣淵自從去了華國後,更是認為要積極開通貿易往來,一為民生二為經濟,且從國防角度出發,強調海禁政策並非積極的治邊之策。

 趙廣淵在華國的圖書館,看了許多籍典和圖書,在開海和禁海上,後世有各種爭論。前朝有一位沿海總督請求開海的上疏,令他印象深刻。

 此人請求朝廷設立水師,守禦海岸,扼控海島,以達到“扞衛安內”之目的。

 說“……若設防兵,守禦要害,則寇亦無隙可乘。設立水師,原為控扼巖疆,未有棄門戶而反守堂奧之理。……兵既衛民,民不失所,此扞外安內之要者也。”

 趙廣淵看了極為認同。

 且開海一事於沿海百姓最是得便,百姓藉此營生貿易,將不至於顛連困苦。沿海耕地本來就少,禁海使民生活困苦,若建立碼頭海城,實現貿易經濟,沿海百姓的生活將大大得以改善。

 且大齊國庫將充盈不缺。若考慮海盜倭寇,則可在沿海城池設立水師,即可防禦。

 趙廣淵在華國是見識過沿海城市如何發達富裕的,大齊沿海百姓生活困苦,自不是他所期望的。

 朝廷會不會開海,趙廣淵覺得他那一手無意插柳,使他那好父皇在看到暹羅已然發展在大齊之上,定會有所觸動。而他那幾個好兄弟,看到齊雅的進賬也不可能不心動。

 給方大和孫閭寫了封密信,讓他們加緊找船匠造船,再在沿海秘密找尋船工,一旦開海,他們要搶先一步佈局。

 又致信蔣文濤,讓他把備好的各色玻璃製品送到京城。

 自從他分裝香水到小玻璃瓶後,指節大的玻璃瓶都賣出了天價。現在正是推出各種玻璃製品的最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