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殷商開始的千年世家 作品

第117章 變法圖強


  楚國因為遭逢大敗,國勢日益衰頹,雖然有秦國為援,但自己強大,總比依靠別人強大好。

  現在楚國雖然有二十萬大軍,但是這二十萬大軍根本無法和以前的楚軍精銳相比。屈卿和項孟原本是想著藉助大軍在手,聯合楚王一起發動一場變革。

  畢竟誰都清楚,公室公族貴族之中不可能每一代都有人才,邦周列國中的士子有才的很多,但是若不改變楚國的制度,吸引不到那些真正的大才。

  在考慮良久之後,楚王和屈卿、項孟準備有限的改變,將國中沒有封君貴族的土地劃分出來,推行變法。

  不過即便是如此,楚國之中依舊有很多人反對,但是楚王、屈卿、項孟三人並沒有再妥協,而是強硬的推行。雖然三人沒有完全變法的力量,但是部分改革還是可以做到的。

  楚王、屈卿、項孟三人的力量加起來,已經足以壓制這些反對者,畢竟只是部分變法。

  在將反對者趕回封地之後,楚國空缺出來不少職位,緊接著楚王就發佈詔令,邀請邦周諸國士子前來,並且表示願意拿出卿士招納良才。

  楚國推行變法的消息很快在天下間傳開,許多淮國學宮之中的學子在聽說了之後,不少人都選擇前往楚國出仕。

  畢竟淮國雖然可以出仕,但是每年給的名額有限,淮國推行的制度有些於他們相左,因此這些人留在淮國之中也無法驗證自身所學,現在楚王招募人才變法圖強,這些人沒有猶豫,很快就啟程前往楚國。

  對於學宮之中的學子離去,淮國並沒有阻攔,甚至在知道他們前往楚國的時候也沒有多說什麼。

  淮國學宮當初就已經制定了一套規矩,來去自由,也是因此才能讓各國學子前來,讓淮國學宮成為一片樂土。若是淮國限制不讓離去,那麼這學宮很快就會衰敗。

  當然淮國也不傻,淮國的書記官會對淮國學宮中的學子進行評估,對那些大才都會親自邀請,中上之才也會量才而用。所以說想要從淮國手中搶走真正的大才,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