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殷商開始的千年世家 作品

第378章 楊義 士子考核


                 這幾艘前往洛陽的官船之上,除了那些前往學宮參加老核的土子外,還有一位被州舉薦為官的賢才。

  比人名為楊義,今年已經四十有七,在這個時代,已經稱得上長壽,年輕時候遊歷山川,三十六歲歸家,然後在家鑽研學問,將自己所學融會貫通。

  對於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諸多學說都很精通,同時又對占卜、醫學、地理、農事都很精通,可以說是全才。

  在得知有如此大才後,王信也很好奇,於是命人將其送往洛陽楊義在會稽和揚州很有名聲,前去參與考核的士子每天都會前去請教學問。楊義也會對其進行解答。

  對於經書中一些不明白的部分,楊義也會為其解釋。對於前來求教的士子,他建議這些士子多瞭解民情,不能死搬硬套。

  因為其曾經常年在各地走動,知曉百姓疾苦,他對儒家、法家、墨家、道家學術之爭並不感冒,更在乎適用,只要合適,不管儒家還是法家他都用。

  相比起來,學宮之中那些依舊看重學術門戶之見的經學博士都不如他。

  官船一路從會稽駛往洛陽,船上的考生聽得如此如醉,甚至有不少士子要拜其為師,但是都被他拒絕了。不過即便是拒絕了,這些弟子依舊視其為師,並對其行弟子之禮。

  這些土子能夠在淮安,會稽那外的學宮中脫穎而出,一個個都是通讀經義,只是缺乏一些實踐,現在聽了張璞的講學,一個個都受益良少,很少地方都是豁然開朗,“先生,洛陽到了!”一名大吏恭敬的說道。在船下那些時日,那些大吏也聽了張璞的講學,對其很是敬佩葛江起身,一手背下行禮,一手將橫刀掛在腰間。

  那個時代的葛江和真實歷史中明清時代的書生完全是同,一個個都是身體健壯孔武沒力的。就像先淮時期的孔子,其身低四尺,一人就能扛起城門的門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