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個甜粽 作品

第47章 做夢

    這日之後,殷玄夜常常會留溫以瑾在他寢宮夜宿,晚間便喜歡和他說話,有時是他說,有時是拉著溫以瑾讓他說說外邊的事。

    第二日還要上朝時,溫以瑾時常會醒的很早,而殷玄夜會比他醒的更早,在醒來後,不自覺的盯著他的臉看一陣。

    因病弱而白皙的皮膚和唇色,閉眼睡覺時,呼吸微弱,總給人一種似夢非夢之感,似一觸碰就會破碎一般的脆弱,可在醒來時,又如同似□□的青竹,溫柔而不乏強大。

    他懂的很多,他會教他下棋,教他處理朝政,教他許多許多的事,也會給他講好玩有趣的故事。

    心頭朦朧的觸感,是什麼感覺呢?

    他不知道,他只覺得,這麼有意思的人,他想要他,活的更久更久一點,也陪他更久更久一點。

    十月,天氣驟冷,朝堂上便有急報傳來,邊關敵寇來襲,幾次三番騷擾,蠢蠢欲動,恐有一場惡戰來臨。

    殷玄夜和溫以瑾商量此事時,溫以瑾引薦了幾人,朝中武將不少,但能用的不多,好些是前朝和先皇打下天下時的舊部,身上多少有舊疾在身。

    這幾日殷玄夜傳喚了幾人,其中之一,便有那名許將軍在其中——兩年前曾出言踩到原身痛腳的那位同僚。

    許將軍年少輕狂,早已想要上戰場一展拳腳,得到恩准,沒過幾日,率領將士前往邊關。

    當天早晨,殷玄夜為他們送行。

    白霧茫茫,城牆之上,溫以瑾落後殷玄夜半步站著,他看著那遠去的許將軍一隊人馬,拿著帕子抵在唇邊,低咳了幾聲。

    這場戰事在原劇情中,是一個劇情點。

    原劇情中,原身已經不在了,而殷玄夜將因信錯了人,置身於奪權漩渦之中,迫於形式,不得已領兵出征,在五年之後,凱旋而歸,而這,也恰恰是他成為暴君的前兆。

    這兩年來,溫以瑾把能做的,都做了,充盈國庫、培養士兵人才,許將軍沒有被“他”所害,朝堂本該除去的一些忠臣,也都還在。

    不知殷玄夜會不會如原本的劇情線一般,出征邊關,這一個劇情點,還將是殷玄夜獲得忠臣的主線。

    ——且他還會在邊關,碰見一名女子,女子日後是他的後宮之一。

    漸行漸遠的隊伍被白霧所籠罩,城牆上的隊伍回身離開了。

    天冷室內開始燒起了炭火,如今的奏摺,多數都是送到殷玄夜宮殿中,晚間,溫以瑾批了奏摺,在宮內歇下了,夜半,他被子漏了風,霎時間醒了過來。

    只覺被中一拱一拱,他嗓音低啞斥道:“誰!?”

    宮中應該不會有不長眼爬床的下人。

    “是孤!噓,小聲點。”殷玄夜從被子裡冒出頭,趴在他身旁。

    溫以瑾舒了口氣:“陛下怎麼來了?”

    “孤睡不著,心裡頭總覺得不安心。”他說。

    所以想來和他待著。

    溫以瑾輕嘆了口氣,問:“陛下在想什麼?”

    殷玄夜卻又不說了,他在被子裡摸到溫以瑾的手,握在掌心裡,“你的手怎的還是這般涼?”

    “天冷,習慣了。”

    “孤替你暖暖。”

    溫以瑾也沒抽回手,他有預感,某些事情的走向,或許會和原本的劇情一樣,這樣溫存的時候便不多了。

    而也確實如他所想,一個月後,邊關傳來了不太好的消息,許將軍中計被困,至今沒有下落。

    臨近年關,宮中卻無過年氛圍,而在幾日後,殷玄夜便做出了決策,他要領兵出征,而宮中之事,便交給了溫以瑾。

    帝王親自領兵出征不是小事,溫以瑾並未勸他,只是問了他的想法,殷玄夜說,邊關不能失守,京城亦不能,宮有他的母親,也有他看重的人。

    早些年打仗,許多猛將都多多少少有傷在身,方方面面來說,他領兵出征,是最好的辦法。

    ……

    年關未過,殷玄夜就要離開了,那段時日過的很緊湊,他離京之日前夜,溫以瑾在晚上送了他一個平安符,他看了良久,放在了胸口。

    翌日,白雪紛飛,這回站在城牆上送行的,只剩下了溫以瑾。

    少年郎披上戰甲,在漫天白雪之中,回頭望了他一眼,接著便和眾人離去了。

    這一走,怕是要吃不少苦頭了。

    養的孩子終究是要長大了。

    和原劇情不一樣的是,他不是被逼出徵,而是主動出征,身邊也帶了可信人手,能幫襯一二。

    沒了殷玄夜在身邊,溫以瑾方覺冷清了許多,他每日找系統閒聊,常關注著殷玄夜那邊的生命體徵。

    【主角今天也很安全。】系統說,【你要實在擔心,不如消遣消遣分散一下注意力。】

    【下棋?】溫以瑾問。

    【撲克牌會玩嗎?】系統說,【鬥地主、紅a、21點……你想玩什麼?】

    溫以瑾讚歎:【真是多才多藝。】

    系統謙虛道:【哪裡哪裡。】

    溫以瑾說:【不如就下圍棋吧?】

    系統:【……】

    殷玄夜去邊關沒多久,就有戰報送到了溫以瑾手裡,傳回來的是好消息,還附贈了一封信,信上殷玄夜說在軍營過的還不錯。

    此後一月一次,都會有殷玄夜的一封信準時送達,殷玄夜在信中問起宮中的事,溫以瑾便也給他回了信,說宮中一切安好。

    從冬到春,天氣逐漸暖和。

    這日,殷玄夜那邊送來了戰報和信,溫以瑾先看了戰報,才拆了那封信。

    【京城一切,可還都好?母后如何了?這個時節,花開了吧,你夜裡被褥記著蓋厚些,多放幾個湯婆子,待孤回來,莫要叫孤見你瘦了,孤這幾月又長高了,軍營裡的士兵好訓的很,如今已經沒幾個是孤的對手……】

    後頭便是殷玄夜說起在軍營碰見的些許瑣碎的事,末尾他道,有些想念京城的花了。

    溫以瑾來到窗邊,見著院子裡的花開了,心中一動,不知不覺,殷玄夜已經離開幾月了。

    他走進院中,摘下一片花瓣,回到書房,提筆沾墨落筆——

    【陛下不必憂心,一切安好,宮中太后前兩天喚臣過去坐了坐……】

    寫到這時,溫以瑾眉頭微蹙,換了張宣紙,太后前些天叫身邊嬤嬤喚他過去喝了杯茶,除此之外問了些瑣碎事,倒沒有上一次那般的瘋魔之狀,看起來是個溫柔慈祥的婦人。

    不過這事寫進信中,又似不太合適。

    【陛下不必憂心,京城一切安好,太后身邊伺候的宮女說,太后身體也好了許多……

    沒有御花園中的花瓣,便請陛下看看臣院中花吧,望陛下平安歸來,身體安康。】

    溫以瑾將花瓣放入信中,交給了下人去送信。

    邊關寒冷風大,不似京城繁花似錦,他想,不能邀他共賞花,便將花瓣贈予他吧,這樣,他們也算是看過了同一朵花。

    ……

    邊關捲起風塵,涼風冷颼颼的往人身上吹。

    “陛下,陛下——京城來信了。”

    軍營駐紮的帳篷內,幾位軍營中的將領從帳篷裡出來,一名小將就立馬把信送了進去,他一邊掀開簾子,一邊嘴上叫喚著。

    還沒到殷玄夜跟前,殷玄夜先從裡面迎了出來,從他手中奪過信,待那小將出去,他才拆開細細研讀那幾行字,從信中倒出了一枚花瓣,眉間神采飛揚,唇邊蕩著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