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綠蘿裙 作品

第3章 裁新衣




    春日說熱不熱,說冷不冷,正是穿綾羅的好時候。



    時下正流行十幅裙,“腰間細褶數十,行動如水紋,不無美秀”,花紋則以大小團花、飛雀、山水景為主。



    據說,京中流行濃豔之色,錦緞中夾雜金銀絲線,光華燦爛。黃夫人曾提到過一種毛錦,是將雀毛織入緞內,華麗非常,讓程丹若想起了賈寶玉的雀金裘。



    價格也很感人,每匹十二尺,值銀五十餘兩。



    什麼概念呢?如今年景不錯,白米每鬥價錢一百二十文,值銀一錢,平民百姓猶且覺得貴。



    十錢等於一兩,五十兩就是五百餘鬥米。



    一斗米約十八斤。



    現代米價賤,三塊錢一斤算好了,一匹布就是兩萬七。更不要說古代很多人根吃不上大米,論價值還得往上翻。



    這恐怕也只有國公府的少爺才穿得起。



    江南一帶則偏好淡雅,綾羅以山水刺繡為主,對布料的工藝相對要求不高。然而即便如此,今天兩位陳姑娘做裡外兩身衣裳,用的也不是極好的料子,也要花掉二、三十兩銀子。



    陳老爺一個月的俸祿是二十四石米,十鬥為一石,所以按照米價,折銀二十四兩銀子。



    雖然官員並不靠俸祿吃飯,但程丹若算完這一筆賬,實在沒臉也做一身這麼貴的衣服。



    相較而言,棉布更合適。



    上海的標布是出了名的,此時的松江府亦然,且價格十分友好,最好的棉布每匹才二錢左右。裡外做一身簇新的,加上人工費,大概在三錢銀子上下。



    全天然的純棉布,還有啥不滿足的。



    黃夫人口中說什麼“你這孩子也太見外了”,卻沒有絲毫讓她改換的意思,只給了她一支珠花簪子作為補(獎)償(賞)。



    夜裡,程丹若在一小釜中煮紗布,順便拈了線,盲打各種外科結。這是她穿越過來就沒放下的基本功,一分鐘輕輕鬆鬆一百個,且絕對平整牢固。



    單結、方結、三重結,一根棉線很快被用完。



    換隻手繼續。



    反正線這種東西,管夠。



    紫蘇和白芷早已習慣了自家主子的練習,只道是小習慣,並不當回事,專心為她做鞋。



    一面做,一面唸叨。



    紫蘇道:“姑娘也是,上巳節,夫人小姐們都一道踏青,她們眼睛多尖,穿身棉布衣裳去,怕是要被人恥笑。”



    “如今我一針一線都是取自陳家,人家不說,自己也得有數。”程丹若放下成結的棉線,用銅鑷子撿起高溫消毒後的紗布,放在乾淨的地方烘乾,“還有柔娘和婉娘呢。”



    提起兩位正牌姑娘,紫蘇便不說話了。



    白芷納好鞋底,遞給她試穿:“姑娘試試。”



    程丹若套上,軟而厚實,十分喜歡:“很好,就這樣吧。”



    “明兒再繡上兩朵花,串上珠子便更好了。”白芷猶豫了下,問,“其實,收小半寸……”



    “不。”程丹若知道,如今富裕人家已經開始纏腳,只是民間女子需要勞作,還沒到這份上。但她是絕不可能自尋死



    路的:“此事今後不要再提。”



    她語氣堅決,白芷動了動嘴唇,沒敢再勸什麼。



    程丹若將乾透的紗布捲起來,用油紙包好,仔細放到藥箱內。做完這些,她才叫兩個丫鬟打水,洗漱睡覺。



    “你們也去歇著吧,我這裡不用人。”她說。



    值夜是大戶人家才有的規矩,白芷毫無意見,紫蘇也樂得偷懶,應了一聲,各自回屋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