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綠蘿裙 作品

第244章 治蝗疏




    其中,紅薯曬乾後的紅薯幹,甜而有嚼勁,適合長期保存,既能當果乾蜜餞,又是很好的軍糧。土豆既能做菜,又能搗爛了當主食,飽腹感很強。



    他親自舉例,說中午吃了一碗土豆泥,到下午也不覺得飢餓。



    同時,土豆和紅薯都能二次加工,做成粉條,大同的酒樓已經有人售賣,價格便宜,算是小麥和小米之外,新增添的食物種類。



    明年還會進一步推廣,爭取以小麥為主,荒地野地多種紅薯土豆。



    皇帝看到這裡,心情已經陰轉晴。



    北地不如湖廣江南,水土豐美,糧食一直緊缺,能有適合乾旱之地的五穀,對老百姓也好,對帝王也罷,都有莫大的助益。



    “三郎這事辦得很好。”皇帝讚許地點了點頭,再次認為當年將他外派,是個十分明智的選擇。



    又看第二本。



    “噢,程司寶的,他們夫妻倆倒是夫唱婦隨。”皇帝打趣一聲,繼續翻看。



    程丹若的奏疏還是以往的風格。



    首先,陳述今年長寶暖的工作,叩謝了皇帝專門派女官指導的恩情,並在這部分發揮了一下,說百姓聽說是宮裡的款式,爭相學習,沐浴天恩,反正為創造收益做出莫大的貢獻,皇宮不愧是天底下最人傑地靈的地方。



    然後,是一系列數據,多少斤羊毛,多少線,賣出去多少線和衣服,給了一些紮實的數據作為支撐,看起來就很真實。



    也沒忘記描述一下美好的景象:如今大同的百姓,大部分人家都有一件毛衣,窮苦人家穿不起整件的衣服,也能織件短衣,大人內襯,小兒外穿,冬天不像以前那麼可怕了。



    另外,告訴陛下一個好消息,今年互市,韃靼部族對羊毛的獲益感到意外,紛紛表示明年會養更多的羊群,讓大夏明年一定要去收羊毛。



    長此以往,“胡人只知放羊,不思牧馬”,除去心腹大患指日可待。



    陛下真是聖明天子啊!



    皇帝更高興了,不由和石太監感慨:“男耕女織,才是天作之合啊。”



    郎才女貌雖好,又哪裡比得上國庫豐盈,百姓安居樂業呢?



    石太監彎下腰,絕不敢提說,陛下你當年不是這麼想的,親切又打趣地說:“可不是,若沒有陛下這位‘天子’,又哪來這門良緣呢?‘天’作之合呀!”



    皇帝被逗得哈哈大笑。



    這時,他對第三本奏摺的興趣,也達到了頂點。



    前面一本農桑,一本紡織,有什麼事還得重新寫一本,看厚度,比前面兩個還要多些。



    翻開,映入眼簾的頭行便是:



    山西省大同府知府謝玄英並妻程淑人,謹



    奏請治蝗疏



    這篇奏摺的名稱,叫做《治蝗疏》。



    *



    《家國在心中:夏朝十大奏疏精選》



    小編語:大夏奏本千千萬,程謝夫妻佔一半。此書精選了夏朝的十大名疏,有彈劾皇帝后宮多的,有彈劾大臣貪贓枉法的,當然,還有佔據半壁江山的程謝夫妻檔。



    今天這篇文章,就為廣大讀者介紹他們夫妻聯名的一本《治蝗疏》。這是寫於泰平二十一年……



    (略)



    精選評論:



    1、這就是我的女神沒有在文壇留下姓名的理由?她寫的都是工作報告啊



    2、女神:老公把恩愛的全寫完了我寫什麼?我只能寫論文了



    3、可惜沒有原本,想看我女神的手稿也太難了吧qvq



    4、乾西所不是有她寫的牆書?



    5、那個不是原作,原作是在安樂堂,後來安樂堂火災,女官們就重新抄到了乾西所的花園,對了,抄的人就是夏朝那個有名的女性書法家,這個拓本很多,參觀的時候可以買周邊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