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綠蘿裙 作品

第288章 有商量




    謝玄英拿了柿餅喂到她嘴邊:“我也覺得,恐怕不是強盜所為。”



    “嗯?”她咬下一小塊,糖霜厚厚的,甜得張不開嘴。



    “臬臺捉拿太快,有掩人耳目之嫌。”他解釋,“貴州地形複雜,生苗眾多,往山裡一鑽,官府哪有能耐立時捉拿,不過搪塞罷了。”



    芋泥捶完了,程丹若小心地鋪在銀盃裡,注入熱紅茶:“那會是什麼人?”



    謝玄英道:“定西伯。”



    她一時訝然。



    這個名字於她不算太過陌生,當初靖海侯府辦冬宴,她見過定西伯夫人和她的小姑子。那個小姑娘叫桃娘,調皮大膽,美貌可愛,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定西伯怎麼了?”她下坑,換小銅鍋煮鮮奶。



    “他家在西南三代經營,勢力龐雜。”謝玄英把她拽回身前,拿毯子捂好,順手替她撥開額角的亂髮,“據說許多土酋只知定西伯,不知京城天子。”



    程丹若解開綁辮子的紅繩。冬日不出門,她懶得梳髮髻,乾脆只把頭髮編成辮子盤好,但額前的碎髮因為沒抹頭油,總是往下掉。



    “此事陛下知道嗎?”她拿起一枚金梳篦,倒插在頭髮上,固定住碎髮,省得一會兒喝奶茶,頭髮先嚐了味道。



    冬天洗頭可是個麻煩事兒。



    謝玄英道:“瞞上不瞞下。”



    程丹若想想雲貴亂糟糟的局面,道:“只要百姓安居,管他呢。”



    定西伯犯上就犯上,當地的貢品是給他享受,還是給了皇帝,區別不大。百姓能好好日子,才是最要緊的。



    謝玄英嘆口氣。



    為官三年,他深切地意識到,安定是真的不容易。平靜的生活對百姓而言,是極其難得的東西,總有一些天災人禍,逼得他們家破人亡。



    能夠踏實種地,普通勞作,按時收穫,就是莫大的幸福了。



    “最後一年了。”他和她說,“希望冬天太平無事。”



    三年戰戰兢兢,但願能收個好尾巴。如此,方不負大同百姓的期許。



    “今年已經好很多了。”程丹若拉開炕櫃,裡頭是厚厚一沓賀年的帖子。



    她年年寫,對衙門上下的情況瞭如指掌:“好些人家添了新丁,我叫人打了長命百歲的銀錁子,回頭一塊兒發下去。”



    又道,“李老先生那邊,我打算送點人參,入冬了,老人家得格外小心才好。”



    謝玄英點點頭:“今年大同有不少南來的行商,你有什麼想吃用的,多買些備下好了。”



    互市進行到第三年,眼看朝廷不止沒有叫停的意思,還打算長久做下去,嗅覺敏銳的商人們自然不會放過機會,紛紛北上。



    如今,大同的鋪子裡既有胡人的牛羊,也有兩廣的臘味、江南的黃酒、湖廣的好稻,神通廣大的,還能弄來薊州的梅花笛、成窯的五彩雞缸、南京的竹器、浣花溪的玉版紙。



    儼然一個商業樞紐。



    牛奶煮好了,程丹若倒入杯中,加入蜂蜜,攪拌成奶茶:“都買齊了,臘味、茶果、衣料、棉花……”



    她羅列了十幾樣,末了才道,“還有糯米和粳米。”



    謝玄英這才“嗯”了聲。



    “今晚宵夜吃湯圓吧。”她說,“以前你去海寧的時候,都吃的什麼?”



    他說:“桂花糖的。”



    可愛的口味。她想著,說:“那就吃這個?”



    “好。”他收攏手臂,下頜抵住她的腦袋,“糯米不克化,你少吃些,再備點麵食。”



    她頓了頓,也“嗯”了一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