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綠蘿裙 作品

第376章 理頭緒

 當然,就像她之前說的,為防止地方勢力抱團,必須錯開資助,只給錢,不能籠絡人心。

 這樣就是藥行出一點,大戶出一點,衛所出一點。

 程丹若畫了三個圈,在衛所上寫了個“謝”字。

 假如地方衛所能姓謝就好了。她思忖著,又看了眼碧璽。

 晚上再商量吧。

 剩下的驛道和藥行都已經在進行中,只是需要一些調整:春耕在即,無論漢苗都以農耕為主,驛道的開闢交給了俘虜營。

 人手不缺真的太好了,但是得管他們的飯。

 程丹若實在沒錢了,打算承包給當地,不管是野菜窩頭,多少得管點。

 希望皇帝看在謝玄英打勝仗的份上,多賞點錢。

 好缺錢啊。

 不然,把驛站承包出去吧。

 她不想收過路費,但私營的旅店也不是不行,賣個五十年的營業權,東拼西湊的指不定就夠了。

 藥行……不說了,親生的,砸鍋賣鐵都得開下去。

 程丹若扔掉筆,開始在屋裡轉圈。

 藥行還是得掙錢才行,這個賺了錢,才有銀子補貼其他,但藥材不是種下去就能收穫,怎麼都得等上幾年。

 什麼藥能現在就立馬生錢呢?

 大蒜素?

 種大蒜也得時間。

 青黴素?

 嗯……

 青黴素這種神藥,只能手工製作,無法量產,賣貴一點兒,也很合理吧?問題是藥物沒法長期保存,運輸也是難題。

 不然,讓病人到貴陽治?反正要賣藥換錢,對準的就是有錢人家了。

 青黴素的適應症很多。

 創後感染,嗯,富貴人家得這病的概率不高,先過。

 炭疽,人畜共患的傳染病,多半也很少。

 猩紅熱,不常見的傳染性疾病。

 迴歸熱,同不常見。

 白喉,小兒為主,中醫能治。

 產褥熱,診斷不便,發病率高,但是很少能確診,求醫者必定很少。

 程丹若額外拿過一張紙,把產褥熱三個字寫上,提醒自己別忘了再寫一本婦產科的醫書。

 還有就是肺炎、扁桃體炎什麼的,發病了多半是找中醫治。

 篩選一番後,留下的選擇就寥寥無幾。

 必須是患病後症狀明顯,容易確診(確診才方便家屬求醫問藥),病症不重,患者有可能被送至就醫,且療效明顯,對生活有重大改善。

 那就是丹毒和梅毒。

 丹毒指的是皮膚突然大片發紅,常發生於面部,對患者造成極大的心理障礙,尤其是女性。

 中醫認為是熱毒,“重者亦有疽之類,不急治,則痛不可堪,久乃壞爛”,可能惡化成敗血症。

 但這病……不多見吧。

 梅毒就不用說了,問題是這病目前只在沿海流傳,且難以診斷,得病的人估計都不知道自己得了病。

 四捨五入,等於沒什麼用。

 程丹若分析了一通,不可置信:青黴素在古代不能發家致富?肯定是哪裡出了問題。

 她又把草稿紙從頭到尾梳理了一遍。

 不然,還是創後感染吧。

 直接軍用得了。

 但青黴素的製備說簡單很簡單,說難也很難,一旦軍用,方法肯定外流,這倒沒什麼,就怕有人半懂不懂的操作,搞出展青黴素,這可是會死人的。

 就算只是青黴素,又能否確保患者一定能做上皮試?

 要是過敏了,該如何及時救治?

 程丹若想用,卻不太敢用。

 唉,沒想到發明和普及之間,還隔了個馬裡亞納海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