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綠蘿裙 作品

第400章 翻雲手

 既然皇帝勸不得了,該讓步還是要讓。

 說白了,認不認生父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皇帝怎麼看待綱常。

 楊首輔不是不欣賞陽明學問,可在他看來,心學過於追逐天性,詆譭程、朱,挑戰禮法,乃治理天下的一大阻礙。

 政令出於朝廷,下頭的人應該遵守,而非挑戰質疑,若人人心中都有道,人人都以自己的道為正道,朝廷還怎麼運轉?

 故心學弊端甚眾,當為異端。

 “來人。”楊首輔喚人。

 守在門口的小廝立即入內,垂首低頭:“大人。”

 “請趙、蔡、匡三位大人來一趟。”

 “是。”

 三人很快到達。

 他們算是楊黨的核心人員了:蔡義,原任戶部尚書,如今被調往都察院為右都御史;趙侍郎,楊首輔上任後第一個調任的心腹,頂替了原來顧侍郎(顧蘭孃的叔父)的位子,為吏部右侍郎;匡尚書,工部尚書,楊首輔的親家,六部中最有油水的部門,西華宮的修建便是從他這兒透出的線索。

 “奇山。”匡尚書年紀最大,關係最鐵,第一個開口,“這時候叫我們來,可是有什麼事?”

 楊首輔請他們入座,緩緩道:“有一事要與你們商量。”

 --

 梵淨山風光秀麗,程丹若本想多玩幾天,卻被姜元文一封信給叫回去了。

 她和謝玄英匆忙回家,還沒來得及歇口氣,姜元文便將邸報拍在他們跟前:“大局已定。”

 程丹若拿起邸報,仔細讀上面的文章。

 這是一篇奏疏,文辭優美,用詞典雅精準,道理明白易懂,大致是說三綱五常對國家穩定的重要性,這都是程朱理學的老生常談了,不足為奇。

 但道理講完,還講了孝的重要性,表示這是人倫大義,國家根本。是以,當年武宗無子,論理,老齊王為次子,兄終弟及理所應當。

 皇帝願意過繼,是考慮到武宗活著的時候無人盡孝,所以才認武宗為父,為他養老送終,撫慰平生大撼。

 這是大孝。

 如今,母后皇太后已去,享受了幾十年兒孫繞膝的天倫,皇帝已經盡了責任,現在想對生父生母盡孝,應該給予支持和肯定。

 再說了,天子為天之嫡長子,和尋常百姓不同,有必要正本清源,讓天下人都知道其來歷,使後人不被矇蔽,故該准許皇帝尊生父為本生皇帝,生母為本生皇太后,全兩宗之人倫。

 唯一的區別是,本生皇帝未真正做過皇帝,乃是追諡,故不入太廟,只能額外建家廟祭祀。

 程丹若看得頭昏眼花,沒搞明白這是認了兩個爹,還是分了大爹和小爹。

 姜元文提醒:“夫人且看上疏之人。”

 程丹若連忙看去,卻是個眼生又有點熟悉的名字:祁襄。

 “這人是……?”她擰眉細想片刻,“我好像在哪裡見過。”

 謝玄英認得:“楊首輔的女婿,以前應該是中書舍人,現在是在尚寶司了。”

 她恍然。

 中書舍人,皇帝的代筆秘書,尚寶司,從前負責和她對接的公章部門,所有敕令皆從他們手上過,絕對的機要位置。

 當然,最要緊的是他和楊首輔的關係。

 這無疑是代表了楊黨的態度。

 他們讓步了。

 姜元文道:“事出反常必有妖,不妙啊。”他嘀嘀咕咕,“還未傷筋動骨便這般退讓,必有其緣故。”

 一年時間足夠大夏各個地方的人都關注到這件事。

 不誇張地說,現在無論是江南還是齊魯,提起歸宗,讀書人都有自己的一番道理和見解。因為皇帝的偏向,王尚書的熱門,心學門人肯定比理學子弟更興奮,更飽含期待——假如以後科舉能堂堂正正考心學的題目,該有多好啊!

 姜元文考科舉但不想做官,只想把學問發揚光大,奠定“心即理”的道統。

 皇帝歸宗的事讓他看見了希望,可現在,他覺得太順利了一點。

 “撫臺,你認為……”姜元文口氣嚴肅,“此事可有蹊蹺?”

 謝玄英沉思許久,方道:“首輔是重權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