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九 作品

第一百零七章 馬(新書求月票)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既然之前的蹊蹺都在內務府,那就去了解熟悉內務府!



    要是內務府能做刀,可以握在旁人手中,也可以握在自己手中。



    舒舒心裡始終還戒備著,不是為了二所嬤嬤這類之類的,而是十一阿哥之死。



    還有就是九阿哥確實年歲大了,也大婚了,到了學差事的時候。



    後世因小說家言的緣故,大家有個誤會,覺得皇子可以掌握一部政事。



    其實,壓根就沒有。



    康熙作為年幼繼位的帝王,先是鬥四大輔臣,隨即宗室王公,早已經習慣大權獨攬。



    六部是朝廷骨架,康熙怎麼可能一個兒子一部將權利分出去?!



    那樣威脅的不是太子,而是他這個皇帝了!



    現下八阿哥以上的皇子當差,都是負責事務。



    說的好聽了,像是一個一個的項目組,一人牽頭一個督管。



    說的難聽的,就像是臨時工,哪裡用人盯著就哪裡派一個過去。



    不過是皇子身份貴重,尊卑有別,湊數的成了主心骨似的。



    就像八阿哥,五月裡開始負責核算京畿康熙三十六年的河工賬目,這兩月就常在工部的都水清吏司。



    等到七月初交了差事,就閒下了。



    不是說工部地盤就是他的了。



    或許因為有經驗的緣故,下一回差不多的差事大概就還是他的。



    這些事蹟,在實錄啊什麼資料上留下一兩筆,就有人誤會,以為皇子成年後瓜分了六部權利,才得以與太子抗衡。



    實際上,皇子與太子壓根就不是一個分量。



    君臣就是君臣。



    能與太子抗衡的,只有康熙。



    “插手內務府的差事好,省心……六部差事,做好做壞的,御史盯著,隔三差五彈劾一回……又是多涉及民生大事,略有懈怠,就是影響地方安定,少不得要查資料去了解,還要去翻舊案,看旁人之前的應對,每個差事,想要盡心盡力辦好,估計都跟學一門新功課似的……內務府這邊就不一樣,熟悉一回就好,又是管理的皇室日常事務,即便真得有疏忽的地方,影響的範圍也小,負擔不用那麼重……”



    舒舒心裡梳理著內務府差事的好處,說了一遍。



    實際上,最關鍵的一條,就是遠離朝堂,圈子限定,不用因為利益糾葛去勾連文武大臣,在權利傾軋時可以超脫出來。



    同時因內務府直接對皇帝負責,依舊處於皇權中心,地位穩固,能刷足御前的存在感。



    九阿哥聽了,也跟著心動。



    他在尚書房上了十來年學,學得夠夠的,實不想繼續學習。



    要是學的是自己喜歡的還行,不喜歡的更難受。



    不過他還是猶豫了一下:“爺前兩年尋思,長大去理藩院來著……”



    “為了這個,爺學的外語?”



    舒舒反問道:“我怎麼聽說理藩院還是管理內外藩的多,洋人那邊入朝,不是禮部差事麼?”



    “也有些歸理藩院,就是想多見見人,多長些世面……”



    九阿哥提起這個,也帶了興奮:“自古以來,書上寫的都是‘天圓地方’,直到西方教士過來,弄出了地球儀,咱們才曉得腳下踩著一個大圓球……還有這天上繁星,或許就是無數個球,很有趣不是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