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兮娘 作品

第40章 第四十章

    霍驚堂眼睫毛顫動一下,手中刀落地,彷彿放棄抵抗。

    靖王露出快意的笑容,下一秒眼角餘光有白芒閃過,右手麻筋遭到重擊,環首刀失手而脖子架著一把刀,刀柄在霍驚堂的左手手心裡。

    霍驚堂笑容愉悅:“看來還是陛下教的路數比父王強。”

    靖王額頭青筋爆突:“你使的是左手刀?”

    “父親不知道?啊,畢竟我兩歲左右就被您當成人質送進宮,十歲之前慣用左手,是陛下手把手地掰正,教我右□□、左手刀,您不知道也是正常。”

    靖王不屑:“補償罷了,他對你好不過源於對你生母的愧疚。權衡利弊利用你的時候,沒有心慈手軟過,正如當年你娘對他情深意重,他為了皇位,在先帝賜婚時,一句話也不敢放。廢物!孬種!裝出一副迫不得已、深情厚誼的假樣,偏能騙得你們母子為他拼死拼活。”

    霍驚堂定定地看他,琉璃色的眼珠像悲天憫人的菩薩,讓靖王想起自己的母親。

    靖王的母親信佛,宮殿裡闢出一個小佛堂,供奉著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

    霍驚堂的眼睛也像他的生母崔清茹,靖王難免想起當年西北從軍的日子,他、五哥和茹娘並稱西北小將,戰場廝殺,並肩而歸,沙漠裡飲酒望月,對著篝火起劍舞,直到天明,縱馬歸營。

    靖王定神,迸發出恨意。

    霍驚堂和崔清茹的相似不會勾起他的懷念,反而帶來無窮盡的羞辱。

    當年同在西北軍崔國公手裡從軍,和崔清茹有過生死之交的人是他,和崔清茹有婚約的人也是他,可是五哥偏要來搶!

    崔清茹則給了他有生以來最大的恥辱。

    霍驚堂動了動嘴唇,聲音小如蚊吶:“明知我娘和陛下情投意合,還故意請先帝賜婚,幹出強取豪奪、橫刀奪愛的事,誰更噁心?新婚當晚,我娘不願騙你,求你放過她,而你知道她珠胎暗結,立即翻臉,縱容後宅妾侍欺負她,誰更虛偽?”

    靖王瞳孔撐大,大驚失色:“你……”

    “害死我娘,在陛下跟前做出疼我入骨的作態,轉手就把我當人質送進宮,是想看陛下和我自相殘殺?”

    霍驚堂的聲音壓到最低:“可是父親,娘沒嫁給你之前,陛下就知道我的存在了。”

    哐噹一聲重響,靖王晴天霹靂般摔倒在地,神色癲狂,不住搖頭:“不可能,絕不可能……他怎麼又贏了?茹娘,茹娘,你怎麼能這麼對我?怎麼能偏心至此、負我至此?”

    霍驚堂垂眸望著失態的靖王,反手將刀甩到身後,深深插1進牆壁裡,又將掉落腳邊的環首刀踢開,面無表情地拿出一條舊巾帕……又塞回去,摸出另一條新的巾帕摁住肩膀的傷口:“好好看著,吃的喝的都供著,別斷了。”

    言罷走出大廳。

    散指揮揮手示意部下趕緊關起靖王,同時追問:“將軍,您還要趕路?”

    霍驚堂乜了眼散指揮:“你們不用跟著,看好靖王,誰來說情都別管。”

    散指揮遞給他療效很好的藥:“止血祛疤,效果很好。”

    霍驚堂用餘光乜著散指揮:“我記得過了年,你二十六了?”

    散指揮不明所以但很驚喜:“將軍還記得啊。”

    霍驚堂:“你加把勁,努努力,我在你這歲數已經娶上媳婦了。”

    散指揮:“……?”

    霍驚堂:“你怎麼不關心我一個人去哪?”

    散指揮結結巴巴:“您一個人連夜趕路,這是要去哪?”

    霍驚堂看向肩膀的傷口,有些惆悵:“和小郎分別三個月,一見面就讓他看見我的傷口,指不定擔心壞。”說著看了眼散指揮,有那麼一點點炫耀:“你可能不知道,小郎他心軟得很,老是為底下的百姓憂慮難過。不相干的人尚且如此,何況是本王?”

    “哦。”散指揮冷漠。

    “他可能會急哭。”霍驚堂補充。

    散指揮低頭摳指甲。

    霍驚堂不在意散指揮的態度,就要戴上頭盔,忽地想起件事:“你這藥的療效很好?”

    “止血效果一流。”

    “祛疤呢?”見散指揮走神,霍驚堂直接拿過藥:“算了,能用就行。”

    說完就走了。

    同僚推了把散指揮:“怎麼愣這裡半天不動?”

    散指揮深深地看著同僚:“我承認你之前說的話賊他娘有道理。”世間的情侶都是狗。

    同僚疑惑,他說過那麼多真理,誰知道是哪句。

    ***

    一人一騎踏著晨曦微光消失在街道盡頭,趙三郎帶著趙鈺錚逃也似地跑回謝宅,不住拍胸口大喘氣:“不愧是唐河鐵騎,四郎,你有沒有發現剛才那個人離開時,朝我們藏身的地方看了眼?他知道我們藏在那裡,他肯定知道!”

    趙鈺錚目光呆滯,沉浸在方才瞧見男人沒戴頭盔走出大廳的臉帶來的震撼裡,原本模糊得只剩下身影的記憶忽然變鮮明。

    在他十二三歲便驚豔了他的人,鮮活明豔,比美化過的記憶更出塵。

    趙鈺錚的指尖觸碰心口,那兒正生龍活虎地跳動著。

    “四郎……四郎?”

    趙鈺錚回神,看向滿臉擔憂的趙三郎:“三哥,你知道剛才那個人是什麼身份嗎?”

    趙三郎:“我要是知道就好了。不過能肯定他是唐河鐵騎的首領,此行是辦差,需回京述職,到時可尋人留意。只要他在朝中走動,遲早能找到。”

    趙鈺錚聞言一笑,心裡湧起強烈的期待。

    ***

    安懷德、司馬驕和兩百萬兩賑災銀都在揚州府衙門裡,鄭楚之令揚州行營兵圍起來,本想寫摺子奏稟聖上,又擔心聖上轉手把案子給了欽差,他豈不兩頭撈空?

    幕僚建議他可在摺子里加上“撫諭使年少有為,足智多謀,無愧東宮對其‘仁愛剛直’的讚譽”,鄭楚之猶疑:“可行?”

    幕僚知他是關心則亂,便耐心解釋:“事關國母、儲君,案件非同小可,東宮曾當眾表示他對欽差的欣賞,則有朋黨之嫌,查此大案,任何關係都必須避開。除去避嫌的欽差,秦王被廢,鄭國公府低調行事,與東宮雖素有嫌隙,但也說明由您來辦案,沒有空子可鑽。”

    鄭楚之:“有理。我這就寫摺子……可我怎麼記得是五皇子誇的趙白魚?算了,兄弟齊心,誰誇都一樣,五皇子的態度就是東宮的態度。”

    下筆如有神,短短一刻鐘便揮毫而就,文采翩然,字字句句都是真情流露。

    鄭楚之封好信叮囑:“快馬加鞭,送去京都。”轉身又對左右說:“廣招府內審訊經驗豐富的老獄卒,要叫他們來好好審審安懷德,務必撬開他們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