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瞭解情況

 “真是暴殄天物啊!”張軒心裡難免為這些茶感到惋惜。

 “經濟發展,講究因地制宜,這裡的土壤是山區酸性土壤,特別適合茶樹生產。應該集中精力發展好優勢產業,讓我們的茶葉走出去才是正道。”

 朱勁夫不愧是有著豐富工作經驗的老幹部,一下子便看透了問題的本質所在。

 “光靠著出去給別人打工,到頭來要看別人的臉色賺錢,就算是做出了貢獻,那也是把力量貢獻在了當地建設。”

 這一點張軒十足的認同。

 當初張軒就是一心想把青春力量用在自己的家鄉建設上,而不是把時間和精力白白的浪費在提高大城市本地人的生活品質,所以才鐵了心的回到自己家鄉的小縣城。

 “一定要想辦法,重新抓好當地的特色產業,這樣才能振興一方經濟發展!”張軒在心裡默默下了決心。

 “難道這麼多年來,我們就沒探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也沒有想過去借助縣政府的力量,藉助政策的力量做好自己的特色產業嗎?”張軒略微帶有一些質問的意思。

 因為他想到了來的路上,組織部長鍾亮的一席話,這裡並不是沒有好的政策,而是被執行者白白耽誤了。

 “當然有做出過努力。”朱勁夫開始回憶道。

 “那年,我作為象牙溝鎮派出的代表,到縣裡開省委組織的鄉村振興主題會議,省鄉村振興局條線有關領導來青林縣參加會議,做調研。”

 “哦?那是好事啊。”張軒鼓勵著朱勁夫繼續往下說。

 “當時參會領導,讓大家暢所欲言,談談自己當地適合發展的特色產業,由省廳直接專項撥款,來作為發展經費。”

 “我自然當仁不讓,在會上提到了我們象牙溝鎮的茶葉,從茶樹種植到茶葉採摘生產,再到茶葉的銷出,都給省領導做了詳細一番介紹。”

 “省領導怎麼表態?”

 “省領導自然是非常認可,畢竟這茶葉種植產業,既是符合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產業,而且將來一旦銷往全國各地,又能真正地帶領全鎮人民發家致富,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