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愛吃草的羊 作品

第一章 一場遊戲一場夢

“寫故事就像投籃,不斷投進,也不斷打鐵,然後繼續,持續不斷,直到退場。”———作者

黨磊有時想,如果自己的生活只是一場夢該多好。

夢醒了,回到現實的他發現,自己其實是個正常人。

從黨磊的姓就能看出,他是一個孤兒,在福利院長大。

黨磊從沒有見過自己的爸爸媽媽,據福利院照顧她的蔣阿姨說,她是在1989年冬日的一個早晨,在福利院的大門口發現他的。

當時他乖乖地睡在一個鋪了棉絮的竹籃裡,小臉凍得通紅,蔣阿姨將他抱起時他才哇地哭了出來。

在棉絮中夾著一張紙條,是孩子母親的留言,託好心人將孩子撫養長大,署名是“蕊”。

蔣阿姨感慨這做母親的鐵石心腸,連自己的孩子都不要,便給這孩子起名叫“磊”。

開始福利院的人不太明白,這麼一個可愛的男孩,為什麼會被父母拋棄。後來他們才發現,黨磊有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

按照當時的醫療技術,以及福利院的經費,沒法給他手術根治。醫生說他很可能活不過20歲。

福利院多的是這類先天殘疾,有缺陷的孩子,黨磊成為了其中的一員。

小黨磊開始對此一無所知,他無憂無慮地和福利院的小夥伴們一起長大。

直到有一天他發現身邊有些小夥伴一個接一個的不見了,年幼的他害怕的以為孩子們都會被阿姨吃掉,以至於有段時間他看到阿姨就躲。

後來他才知道,這些身體健康的小夥伴是被人領養了,他們有爸爸媽媽,有一個家了。

而像黨磊這樣有嚴重先天疾病的孩子,是沒有人會領養的。

除了有先天性心臟病,黨磊和普通的孩子無異,他正常的上學,各門文化功課都很優秀,只是不能上體育課,不能參加劇烈的體育活動。

每當別的孩子在操場上飛奔玩耍時,黨磊只能坐在教室裡眼巴巴看著。

有一次他沒忍住和班上男生追逐打鬧,沒一會兒就心跳混亂喘不過氣,嚇得老師將他送進醫院。

醫生告訴他:“你以後可不能再做劇烈的運動了,那樣你會有生命危險。”

小黨磊問:“那我能打籃球嗎?”

醫生笑道:“當然不能,籃球也是劇烈運動。”

小黨磊低下頭,他當然知道籃球是劇烈運動,只是不死心又問了醫生一嘴。

彷彿是命運的玩笑,註定和運動無緣的他,偏偏遇上了籃球。

那是1997年的夏天,電視臺開始播放一個紅頭小子的籃球動畫片,在那臺愛心人士捐贈的21寸彩電前,黨磊被這部《灌籃高手》深深吸引,消磨了一整個暑假。

福利院原本雪白的院牆上,被他用花皮球砸出一片黢黑的斑塊。

1998年,中央五套直播公牛和爵士隊的總決賽,周圍小區的孩子們在城中公園裡,用小浣熊乾脆面的水滸卡下注誰會拿到總冠軍。

在絕大部分人下注喬丹的情況下,不走尋常路的黨磊賭上整個福利院的水滸卡(志願者贈送的乾脆面),認為卡爾-馬龍和斯托克頓的爵士會贏球。

隨著喬丹的最後一投,福利院的所有水滸卡被其他人分了個精光,黨磊用一個暑假的時間,以各種辦法又給贏了回來,還多贏了好多還給院裡的小朋友。

2001年,王治郅穿上了達拉斯小牛隊的16號球衣,成為登陸nBA的亞洲第一人。

中央電視臺開始每週定期轉播nBA常規賽,尤其是達拉斯小牛隊的比賽。

那年黨磊小學畢業,到離福利院十公里的縣中上學,開始了寄宿生活。離開了福利院的阿姨和夥伴,面對學業繁重的中學生活,他需要一個精神寄託。

2002年,姚明以狀元秀的身份加盟休斯頓火箭,將nBA在中國的熱潮帶到了最高峰,大部分喜愛籃球的年輕人都成為了火箭和姚明的球迷。

黨磊也不例外。

只要時間和條件允許,nBA的比賽,尤其是火箭隊和姚明的比賽,黨磊從來都是一場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