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狗月炎 作品

第225章 良策





話沒說完,宋先生輕嘆了一口氣。




江文絢也輕嘆了一口氣,道:“那一年,被譽為丁戌奇荒,不光江南,便是南楚和北方,也受災厲害,最厲害的皖南和合城地區,死者無數,餓殍載途,白骨盈野,那一年,有史記載的,光江南那一片,便減少了四百多萬人口。”




那一年,也是前朝徹底開始被覆滅的一年,那一年,河東節度使首先舉起了反旗,殺了前朝最後的一個皇帝。




“是啊,洪水退後,又是瘟疫,死了很多人,原先的一些良田便都荒廢成了荒地。”宋先生道:“後來南吳建立,但是南吳那兩個皇帝都是昏君,荒淫無度,只知道搜刮民脂民膏,老百姓都沒有修生養息的時候,當年被荒廢的耕地,那麼些年過去,也依然有一些地方沒有恢復。”




江文絢輕點了下頭,道:“若是說的那些地方,那的確是,那些地方,在南吳的檔案裡都是荒地。”




宋先生道:“是啊,而且,宣德大戰又死了那麼多人,雖然這些年來,江南人口在慢慢恢復,但是要恢復到以前的規模,還是需要些時間的,這人不夠,自然只會盡著好田來,再說,當年讓流民返鄉,在購買田地上也多有優惠,便是好些田地被大戶買了去,但回鄉的流民,也有好些是得了些田地的,雖然只有三五畝,但也已經是自由民,只要侍弄好了,總可以保證溫飽,家中若有多餘的勞力,便可以去那些大莊子佃一些田來種,若是家中勞力夠,人又勤奮,一年還可攢下一些餘錢。”




聲音微頓,宋先生道:“我來京城前,曾和州府衙門裡的師爺喝過酒,說是今年剛統計完,蘇州地區登記的農戶,至少六成,擁有自己的田地。”




“這麼高?”江秋雨不覺出聲問道。




他記得,在江城被毀前,江家老太爺還跟人說過,有江家坐鎮江城,江城才沒有像越城那些地方,土地都集中到了那些貴族世家手裡,自由民的數量連三成都不到。




而華安也教過他,當初南吳之時,那隻占人口數量三成的自由民,卻承擔了大半的稅賦,以至於便是家裡有十多畝田地,也不能保證一家人的溫飽。




宋先生點頭道:“是啊,有這麼高,不過,那師爺也說了,這是蘇州城,只怕別的地方就沒有這麼高了,比如江城和熙城,絕戶太多,官府重新發售荒地的時候,很多地都是被大戶買了去,再又想辦法從別的地方移佃戶過去,不過,師爺也說了,說是朝廷有令,那些重新發賣的無主土地,要留下一定比例的數量,那些田地,是不準賣給大戶的,專門留給那些願意遷徙過去,又有點實力可以買上幾畝田地的農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