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也在長頭髮 作品

70.從前的姜鶴軒已經死了

“哦, 說錯了,我的意思是其實可以不用寫大團圓的結局,按照他們兩人之間感情的發展趨勢,分開也挺好的。”許乘月一本正經地分析, 越來越後悔自己當初怎麼沒想到。




雖然喜劇看了讓人心情好, 但往往是悲劇更加深入人心。




“這樣寫不太好吧, 大家應該不會喜歡不好的結局。”薛珍瑞糾結道。




“怎麼會不喜歡?讀者反對現在的大團圓結局,是因為他們覺得女主不值得男主原諒, 那顯然分開的結局更符合他們的想法。”許乘月篤定地說道。




這樣的話更好發揮。不就是虐嘛, 誰不會寫?




而且去掉束縛之後,發展的空間更大了,不用再收著為他們最後在一起做鋪墊, 直接大虐特虐,寫出虐心的九九八十一種方法。




許乘月寫談戀愛時絞盡腦汁,費盡心思地想讓男女主在一起, 然而儘管如此寫出來的劇情也不盡如人意。但她構思起虐心的劇情時, 文思泉湧, 一發不可收拾。




她按耐不住,正好現場有個聽眾可以她參謀一下,於是滔滔不絕地將自己的想法講了出來。




“我可以這麼寫,男主後面不是失憶了嗎?他的失憶其實是假裝的,為了報復女主, 讓女主也體會到愛上一個人之後再被他拋棄的痛苦。”




還可以這樣?薛珍瑞長見識了。




“之後的劇情就又是他逃她追,在這期間男主被定國公的人發現之後帶回了去,他從此性情大變,從單純天真的書生變成了混跡平康坊的風流郎君。”




薛珍瑞提出疑問,“這樣的變化是不是太大了?這簡直都不是一個人了吧。”




“畢竟受到了那麼大的刺激和傷害, 性情大變是情有可原的。”




別問,問就是受傷太深。




薛珍瑞勉強接受了這個理由,點點頭,“好吧。”




“然後與回到長安之後想要挽回他的女主發生了巨大的矛盾,兩人你來我往,互相傷害,當然傷害主要是由女主承擔。到了最後,儘管兩個人能夠心平氣和地坐下來將事情說開,但已經產生的隔閡橫亙在兩人之間,再也不能靠近。”許乘月一口氣說完了下面的劇情。




當然實際寫起來,會用一些詳細的細節進行填充,不會這麼粗枝大葉,但大致的梗概就是這樣。




薛珍瑞感覺聽起來不太妙,這樣寫真的不會引起更多讀者的反對嗎?




據她所知,大家都應當比較喜歡圓滿的結局,沒有人想看到主人公互相折磨後一拍兩散。




尤其是他們經歷過許多愛恨糾纏,陰差陽錯,最終卻不能修成正果,那該多讓人惋惜呀!




薛珍瑞不知道這番改動是對是錯,會引起什麼樣的反應。儘管聽起來好像這個結局比之前的合理了許多,不再是女主一道歉,男主就迫不及待得原諒她。




他有了自尊心,不再是一個為了劇情而強行扭曲的人物,做出來的種種選擇都是基於自己原本的性格和經歷。




互相傷害的兩個人再也不能靠近,選擇分開,這是多麼合理的結局呀。聽起來也比之前那本兒強行捆綁的更加精彩。




但是對於圓滿的嚮往是人的天性,薛珍瑞覺得大家真的喜歡哪個還未可知。




許乘月卻是精神抖擻,想要寫出梁祝那樣讓人意難平的愛情悲劇,也讓無數人淚灑當場,為他們的愛情哭得不能自抑。




她要寫意難平,不能只寫恨和虐。看一眼都憎惡的兩個人永遠分開,沒有人會感覺到惋惜,會為他們的別離而感到悲痛,她得寫愛恨交加,明明心中有愛,但是因為種種陰差陽錯,兩顆心不能靠近與信任,最終漸行漸遠。




她越寫越興奮,為自己筆下的故事感動地眼淚嘩嘩直流,邊寫邊擦眼淚。




想到讀者看到時跟她一樣痛哭流涕的場面,又開心地嘿嘿笑了起來。




場面相當之猥瑣,幸好其他人為了不打擾她都退出去了。




.




山海書肆又發了新的公告,說原先的那個結局不作數,通知大家拿舊的那本去換新的。




自從最後一冊出來之後,有許多人關注著山海書肆的動向,於是這個公告甫一發出,就有很多讀者看到,然後傳開來了。




儘管最後一冊很讓大家失望,但秉著一絲對月明大家的期待,抱著死馬當做活馬醫,再差也不能比前一本差的心態,大家還是拿著舊的到山海書肆去換書了。




拿到手後,大家都等不及回家或者找一個店坐下來看了,直接坐到店門口的臺階上翻看了起來。




前面記憶沒有恢復的劇情跟上一本差不多,只是刪去了一些男主回憶起從前畫面的描寫。




劇情是從女主已經沉浸入在山林裡打獵為生,與愛人相伴的生活後,開始驟然急轉直下的。




——蘇綺山以為他們會平平淡淡,幸福安然地過一輩子。




在某一天她提著獵物回到他們的小家後,卻發現木屋裡異常空蕩,沒有任何響動。




她心裡有種不祥的預感,翻遍了小屋的每個角落都沒有發現姜鶴軒,正當她想要安慰自己,他一定是出去撿柴或者幹其他什麼事情了,過一會兒就會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