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穿越唐三藏 作品

第一百五十八章 我朝從今往後,不拜仙佛了!


                 幾個弟子聽了師父言語,皆暗中叫好。

  這菩薩既然紅口白牙,在眾人面前應下烏雞國主“無錯”,自然是不能反悔。

  此時師父這般問他,正是拿住了他的短處,叫他原形畢露。

  可大聖卻瞧見師父神情並不輕鬆,根本沒有將要得勝時的欣喜神情。

  他再去看那文殊菩薩,瞧見文殊菩薩也一臉笑意,甚至...文殊菩薩已經顯化了本相,坐下生出蓮臺,金燦燦的佛光似將整個烏雞國照亮,隨身佛音環繞,蓮花托顯。

  烏雞國引佛已久,再加上這假王在位,雖未曾明目為文殊菩薩建廟立香,但在佛法推行與傳揚之上,還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主要也是這國主本身便推行佛法十餘年,除了那妖道求雨時稍斷了些佛家香火,可...那妖道不早就篡了位?他這個菩薩坐騎,能叫道門香火在他的掌控之中復甦?

  眾人能明顯聽到,在文殊菩薩顯現真身之後,宮內宮外都隱隱傳來了許多拜佛之聲。

  尤其是一些內廷嬪妃們,引著宮內的丫鬟們開路,紛至外庭。也就是太子殿下反應快,遣了禁軍侍衛去把守宮門。

  法海見狀,心生了幾分無奈,文殊菩薩顯出真身之舉,其實就在他的料想之中。甚至他連文殊菩薩後續的話術都能想出個七七八八。

  無非就是把“懲戒”換成“考驗”之言,這都是仙佛下凡“戲弄”凡眾時老生常談之舉。

  他一時想不出什麼破局之法,他此刻能做的便是最大限度的為烏雞國的臣民討一些公道與實惠;再者...便是他生氣了,等此間事了,到也不妨向這位文殊菩薩請教一二。

  佛法就不提了,只試試自己的法力神通,與這等仙佛究竟還有多大的溝壑。

  若不如此,心頭這口氣難出。

  大聖見師父難得面露惆悵,他便知師父心中已有了不好預料,大聖貼上去,一邊兒將金箍棒提起來,一邊兒道:“師父,可要弟子...”

  “阿彌陀佛。”法海稍按住了大聖。

  大聖也在心裡盤算,師父少有這般神情,許是起了鬥法之意...這文殊菩薩畢竟是跟觀音菩薩齊名的佛門三大士,想來佛法與法力都十分深厚,一會兒俺老孫先試試他的深淺,讓師父一旁觀瞧,也好有個應對之策。

  見果真是菩薩降臨,烏雞國主則是大踏步行至眾人最前方,甚至越過了三藏法師,將其師徒一眾隱隱擋在身後,他也不跪,卻把身形挺得筆直。

  三藏法師這般相助,他本就無以為報,若此時他還藏於聖僧身後,還有何做得這君國父母,臣民表率?

  事從他起,到不如在他處了結——

  法海見這烏雞國主忽起了心勁兒,知道他內裡生了衝動,只把手一伸,衣袖一展,便又將他攔回去。

  這國主的好意,法海心領了...但現在已經不是他一個凡人能夠輕易插手的事兒了,縱然他是一國君主,也不行。….上首的文殊菩薩面露威智之相,開口道:“當年你把貧僧浸在水中三日,要貧僧觀瞧百姓農耕勞作不易,其實並非懲戒,乃是對懶憊行僧之凋磨,也是勸正之舉;因此貧僧將你下在井中三年,又讓青獅下凡執掌國政,如今的烏雞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