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穿越唐三藏 作品

第三百六十一章 希望我佛慈悲,不要因弟子妄言,而降下佛怒。


                 轉世為人,便是人。

  這幾個字可不是說說而已。

  人之壽命區區百年,相對比動輒閉關修行千年的修行者來說,實在是微不足道。

  這就導致很多轉世的神仙,在轉世之前對轉世之後的境遇,並不看重。

  但除了那些以化身轉世下界的,而以真身親入輪迴的,結局往往都是人格成為主導。

  如果說三藏法師是因為“法海”的神魂,那麼另外一個例子便是楊天佑,即便是已經修成了大聖國師王菩薩這等果位,到最終也是大聖國師王菩薩主動與楊天佑的人格融合一體。

  人之所以成為萬靈之長,不單單是因為女媧造就先天道體之形,其包羅萬象之可容性,才是關鍵。即便是異族血脈入侵,到最後所傳承顯化的,還是以人族為主體。

  文殊菩薩的轉世之身來遲了一步,小乞兒看似因誤入貴族之地,慘遭殺害...但他自己很清楚,小乞兒是遭了無妄之災,而這災劫,都因自身而起。

  此地天生窮苦,雖是在東勝神州,乃玄門教化之地...但道門多行縹緲事,修道者各個率性而為,雖多山門大宗,但世俗其實依舊還在人類的掌控之中。

  只是相對於南贍部洲之大統,東洲多分邦,大小國度,皆受上仙宗門所轄庇護,以其為供奉下支。

  一些小國若是落在一些不講道理的強橫宗門手中,那日子可當真不好過。

  因為家境貧寒,文殊菩薩轉世之身,在降生後不久,便被他的母親送入了這一處早已破敗的佛門小宗,母親自此不知所蹤。

  文殊菩薩日漸成人,雖封閉了記憶,但他大智天成,早見聰慧,且深得佛性,不論是何等經文,只要看過一遍,便過目不忘,甚至還能給出自身見解...甚得寺中老僧之愛,以為將是師門傳承且發揚光大者。

  只是有一點讓老僧隱為擔憂...就是他生性張揚,有著十足的鋒芒。

  東洲的佛門小宗,自然是要夾著尾巴做人的,老僧韜光隱晦,左右逢源,底伏做小,才能稍稍保留這一處落腳之地。

  但隨著文殊菩薩之化身名聲鵲起,也越叫老僧不安。

  多次勸告愛徒,讓他低調行事,可不料愛徒是個天性不肯服輸的...終於惹得禍事上門。

  有大宗弟子前來論道,辯輸而走,不久之後便有劫修入山...老僧展現高深佛法,與歹人同入輪迴,臨坐化時,還告誡弟子:“莫與人妄爭,何必事事分辨輸贏?”

  “我佛門弟子,所修廣德佛性,在於渡而不在爭,渡己也罷,渡人也好...力所能及而矣。”

  這幾句話是老僧看似短暫的八十年的人生修行。

  老僧坐化之後,文殊轉世在路過山神廟的時候,撿到了金蟬轉世...觀其佛性緣法深厚,遂將之帶回小寺。

  誰知將他養大之後,他說:“我不當和尚,我要尋我爹和我娘,問問他們為什麼要拋棄我。”然後便成了城中流浪的一個小乞兒。

  然而他的父母還沒有尋到,當日那個論道輸在文殊轉世手中的大宗弟子,便先遇見了小乞兒...因他知道小乞兒是文殊轉世養大的,只是露出了一個極度厭惡的眼神,那些受大宗庇護而對他畢恭畢敬的凡俗界狗腿子,便直接出手將小乞兒打死。

  文殊轉世破防了。

  而小乞兒的靈魂在脫離軀體的一瞬間,便已然恢復了記憶,可即便是如此,此刻烙印在他靈魂深處的,竟只是這他作為小乞兒的短暫一生。

  這一瞬間,他有了幾分明悟,嘴角似有諷笑之意...因為他想到了自己轉世之前對崔判說的話,“家境越是貧寒越好”,在轉世之前,他或許會認為這一世一場人間遊戲,但此刻他深深明白的。

  什麼是人間?

  若不能親身經歷,又何談誇誇其口?

  人間多少眾生只是活著,便已經用盡了全身解數,談何修行?

  怪不得佛境那些佛祖菩薩,只言普渡,卻少有下場...如何渡?

  恐怕連觀音大士對此都沒有確切法門。

  而在他的魂魄即將進入輪迴時,卻猛然發現將自己養大的小和尚,竟是文殊菩薩轉世...此刻竟因自己之死,隱隱有化魔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