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穿越唐三藏 作品

第四百一十五章 請務必帶上我;再哭,豬爺爺就吃了你!


                 還真別說,這一夥賊人來忒快。

  這邊三藏法師一行人才要出門,他已經來摸點來了。

  寇府的名聲在外,他們怎能不知道府中財富?

  但正是這寇善人的名聲,也才讓他們有所忌憚,今日雖然受了管家的邀請,但其實並沒有真正下定決心。

  嘭嘭嘭!

  幾聲炮響之後,便是鼓樂喧天,旗幡蔽日。

  一陣喧鬧聲中,三藏法師一行西去僧人,被寇員外送出了府來。

  “員外且止步吧。”眾人見三藏法師才出門,就勸寇員外止步。

  但寇員外堅決不從,連聲道:“弟子雖然年過甲子,但這幾日經聖僧調理,早不見老邁之相幾步路還能走得,弟子誠心相送,還請聖僧萬勿推辭。”

  “阿彌陀佛。”見寇員外堅決,法海便也沒有堅持,便道一聲:“那就有勞員外了。”

  “啟程!”

  最前面的寇慧呼呵一聲,又是一聲炮響,緊接著僧吹佛曲,道唱玄音——

  三藏師徒在前,寇府眾人緊緊跟隨,百姓們都跟在後面看熱鬧。

  類似的場景,其實他們師徒也經歷過多次,其中不乏有國主出城相送。

  但那些混雜在百姓中的強盜還是第一次看到這等場景,忍不住低聲道:“這唐三藏當真這般神妙麼?”

  “我瞧多半也是浪得虛名。”一個土匪小聲回應,“若他是真高僧,咱們都摸到他身邊了,他豈能毫無察覺?”

  “有理,有理。”眾匪徒連連點頭,認為這話是說到點子上了。

  以往他們也不是沒搶過佛寺的財貨,要知道天竺國中的佛寺,基本上都是香火不斷的,那香火錢放著也是放著,正好“接濟”了他們,也算是佛祖普渡眾生。

  眾匪徒眉來眼去之際,全然不知他們一舉一動全在悟淨的監視之下,便是連他們說的話,此刻也全都記在了一卷書冊之上。

  一直送出城外。

  法海又讓寇員外不必遠送了,但寇員外依然不從,言說:“若不能十里相送,弟子之心難安,還請聖僧成全。”

  寇員外是個真心好佛的,對於三藏法師的佛法,他更是欽敬不已,雖然不能拜三藏法師為師,但能在三藏法師面前自稱一聲弟子,便也是心滿意足。

  這一送。

  當真就又是生生走了十里地,城外十里長亭處又設著簞食壺漿,看樣子也是早就備好的。

  這事情悟淨自然是知道的,但是他沒有跟師父說,畢竟這是人家寇員外的一片心意.若是提前透漏給師父,難免有些不地道。

  寇員外是真捨不得讓三藏法師走,他昨日甚至以二夫人的名義,想要強留三藏法師,說什麼“公修公德,婆修婆得”.可惜三藏法師並沒有應允,讓她感到十分遺憾。

  眼下到此,這寇員外也真有些疲乏了,在此與三藏法師擎杯把盞,相飲而別,不再糾纏。

  但口中依舊向三藏法師說道:“聖僧取經回來,是必要到弟子府上再住幾日,以了弟子心願。”

  “阿彌陀佛。”此類承諾,法海一路上已經留下不少了,也不差寇員外這一家,當即雙掌合十,“貧僧若去了靈山,見了佛祖之後,便先問問佛祖員外佛緣如何回途路過時定來踵門拜訪。”

  “來啊!”寇員外招呼了一聲管家。

  管家連忙自幾個小廝身上取來托盤,道:“一些金銀,還請聖僧笑納,以做路上盤纏之用。”

  這些黃白之物,若是旁人送來的,他們師徒自然是不會要的。

  況且他們自己的金銀也不少全都是一路上,從那些匪徒強盜處尋來的無主之物,大部分都散給了百姓,他們也留下一部分作為盤纏。

  而且法海一向常說,化緣不是要飯。

  若是遇見良善的施主收留一頓飯菜,他們報之以金銀,自然也是雙方的緣分。

  所謂有願齋僧歸妙覺,無緣得見佛如來。

  而寇員外見識過了三藏法師正是高僧,此生也算是無憾,目送三藏法師遠去,寇員外便讓管家將這些金銀分發給了一同前來送行的百姓們。

  百姓們自然會感念寇員外的慷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