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穿越唐三藏 作品

第四百二十八章 若是殿下食言,貧僧會很為難;父皇,三藏法師讓我出家


                 “賢弟不必多禮,且先入寺中說話,稍後朕帶你去慈恩寺。”

  這是昨天就說過的話,李世民要請三藏法師擔任慈恩寺的主持方丈。

  可洪福寺眾僧還不知道此事,因此這會兒忽聽了陛下之言,一時還有些弄不清楚究竟何意。

  慈恩寺也才新建成,眾僧都是去觀瞧過的,若只說其規模,便說是長安第一寺也毫不誇張甚至有很多掛單的僧人,已經準備等慈恩寺開寺之後就轉過去,前段時日還在到處跑關係。

  可後來聽聞這慈恩寺是太子殿下在管,旁人根本插不進手去即便是太子殿下閒暇裡經常召見的兩個老師傅,都沒能得到許諾,別的僧人就更不用多提了。

  李世民揮手,先讓侍衛都留在寺外,而後又讓眾僧散了,才讓三藏帶他去禪房。

  大聖等人見了,知道這位大唐天子是有話要跟自家師父說,大聖便主動提出要同幾個師弟好好在長安城裡逛逛,得了師父的應允之後,師兄弟四個便一同出了寺。

  起初還在一處,而後因為各自興趣不同,便漸漸分散而行。

  入寺才走兩步,法海便看到李世民帶來那人,腳步頗有不便,雖然極其剋制,但跛足之相亦十分明顯。

  法海心中有了一個猜測,但並沒有多言。

  直到進入禪房之中——

  “賢弟或許不認得,這是朕那不爭氣的大兒子。”

  此刻房中只有他們三人,李世民自然不做隱瞞,直接開門見山,向三藏法師道出了李承乾的身份。

  “原來是大殿下。”法海之前心中雖有些猜想,但始終不能真正確認,如今聽到李世民親口言說,自然就不再疑惑。

  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在他所知的歷史中,在這個這個時間點不論是李世民、還是長孫皇后,亦或是這位前太子大殿下李承乾,都是已經亡故了的。

  如今卻都還好端端活著

  那麼究竟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

  是勾魂使者?

  還是閻王?

  亦或是.生死簿?

  不過這些事情,法海也並不會太過糾結,生老病死本就是人之常情況且,也並非沒有陽壽未盡,便身先死的例子。

  “貧僧離開長安時,大殿下還廣有賢名卻不知為何遭此劇變,成了如今這般境地?”法海也不客氣,這話是直接向著李承乾詢問的。

  李世民將李承乾帶到三藏法師這裡,本就是擔憂他的精神狀況,希望藉由佛法,能夠讓他平復心緒,恢復正常。

  至於三藏法師用什麼方式,李世民相信御弟的手段。

  李承乾的精神狀態並不算好,也是少年時被父母寄予的期望太大,導致他一直生活在一種“高壓”之中.或許他當真有才幹,但對於一個少年人來說,恐怕反而適得其反。

  法海對於李承乾的生平略知一二,不過現在看來他似乎還沒有走到造反叛亂這一步。

  李承乾直接坐在床上,似乎一切都不在意的樣子,聽了三藏法師的詢問,也只是敷衍兩句:“法師不妨問我父皇。”

  法海聽了這話,心說;看來是叛逆期持續時間較長,到現在都沒過去。

  一旁的李世民見李承乾這般作為,心生怒意,但多也是恨其不爭。

  法海看的清楚,李世民越是這般,李承乾反而面露笑意,似乎覺著自己把父皇氣到了,是一件非常值得得意的事情。

  同樣,這也會讓李世民越發生怒,從而陷入循環疊加之中。

  在李世民即將到達臨界值,且將一隻巴掌就要揮舞起來的時候,法海及時阻攔:“皇兄,不知可否讓小僧與大殿下私下相談幾句?”

  “唉——”

  李世民見有了臺階,也不客氣,直接就順著下來,還向著三藏法師拜託了一句:“那就有勞賢弟多多費心了”

  說罷之後,李世民狠狠瞪了李承乾一眼,怒聲道:“已是而立之人,尚且如此不知輕重.三藏法師乃是朕之御弟,當世高僧,你且不可怠慢,可明白?”

  李承乾反頂一句:“我若知道輕重,早年就該應了七叔等人之請,再去玄武門外設立一驃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