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穿越唐三藏 作品

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聖想說:我全都要;以法御力


                 韋陀菩薩聽見大聲道詢問,卻只是緩緩看他一陣,沉吟片刻之後,才開口解釋了一句:“貧僧手中這件法器,乃是降魔杵。”

  八戒則順勢問了一句:“這兩者有什麼不同麼?我還以為就是一樣的兵刃,而且”八戒指了指韋陀菩薩的降魔杵與金剛手菩薩金剛杵,“這外形也十分相似。”

  韋陀菩薩這才解釋道:“其實也算不得兵刃,金剛手菩薩手中的金剛杵,乃是佛門法器而貧僧的降魔杵,原本是道門靈寶,如今亦受佛法侵染,故而也算是半件佛門法器,我這法寶原本並非這般模樣.想必兩位錯認也是因為這個緣故。”

  “原來如此,受教了。”大聖雖然認錯了法器,但此刻卻十分坦然,還向韋陀菩薩行禮道謝。

  以往只是跟著師父學了佛經,關於佛門法器這方面,確實也是大聖的薄弱之處他對此也並不是一竅不通,確實也是如同韋陀菩薩所言,一時疏忽,沒能分辨出來。

  畢竟他以一根金箍棒,一力破萬法而師父一手九環錫杖,勢若泰山;另一手大日佛焰,更顯佛威一向也不在意別人用什麼法器,施展什麼神通。

  這件事情,也讓大聖有所警醒,自己的修行還遠遠不夠.自己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並不能因為跟著師父上了靈山,將真經取回大唐,便完事大吉,就此懈怠。

  畢竟那通天河畔的無天魔祖,雖然被師父擊退,但也很顯然他必定還會捲土重來。

  大聖如今也是個好學的,跟當年一心求長生時還有所不同,自從他在五莊觀跟著鎮元大仙修行了一段時間之後,便知道了基礎的重要性。甚至他有時候還會埋怨幾百年前在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跟著菩提祖師修行的日子.

  傻,真傻!

  這個不學,那個不學.雖得長生,但遇見師父,聽了經文之後,才知若不能立心立命,即便是長生又如何?

  不過渾渾噩噩,且有一身好勇鬥狠的本領的石猴而已。

  至於齊天大聖的威風.大聖心中暗暗許下諾言,俺老孫有朝一日,定當真真正正能配得上這個名號。

  因此,若是時光能夠倒流回去,再給大聖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大聖想說:我都學!

  不僅是祖師之前說過的那幾樣,但凡祖師懂的來者不拒,我全都要!

  師父常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況且就連師父也多有未知之物,一路行來也總是不恥下問,細心求教連帶著他們這幾個當徒弟的,自然也深受師父陶染,在求教時始終保持一分謙虛的心態。

  這也是導致他們一路上風評有時會截然相反的原因之一。

  對此,正巧看到了這一幕的菩薩,心說:別看這猢猻這會兒一副謙遜好學的模樣,畢竟他們師徒狂傲起來,也當真是沒有邊際。

  對此,菩薩自然是深有感悟。畢竟當年好幾次她就在場,不僅沒有攔住.反而還被一同拖下水。

  菩薩有時候也會思索,是否正是當年沒有及時將三藏攔住,才叫往後的事情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以至於把原本自己都基本安排好了的西遊之事,搞成如今這般模樣?

  當然了,也不能說現在這個樣子就不好.甚至於菩薩更鐘意現在的事態發展。

  若當真一切按照既定的“算計”行事,似乎也沒有什麼趣意。

  也正是如此,才讓菩薩有所明悟三藏師徒如此,他們這些神佛如此.那麼三界眾生呢?

  那些打著為三界眾生好的名義,卻實際上都行的是奴役之事,看似讓眾生無病無災,可根本就是如同牲畜一樣被豢養

  甚至在一些佛國之中的生靈,幾乎可以說完全喪失了本我.這種行為當真正確麼?

  這事情還真不好說,畢竟人各有志.有些人天生就喜歡與命運抗爭,而大部分人,則是隨波之流若是仙佛能安排自己的一生,還是無病無災,無憂無慮的那種,那何樂而不為呢?愛讀免費小說app無廣告、更新最快。為了避免轉馬丟失內容下載:cdn.y13398281206.com/apk/aidufree.apk敬請您來體驗無廣告閱讀app愛讀免費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