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穿越唐三藏 作品

第四百九十一章 開宗獻禮;大威天龍!


                 大聖與小白龍雖然在師父致詞的時候走神,但也並沒有耽誤的正事兒。

  當唯識宗的牌匾,正式在人間顯露的一瞬間,那高在九天之外混沌之中,似乎都傳來嫋嫋梵音,悠揚之中的靜謐,如同清泉流淌,洗滌心靈。

  伴隨著深邃的佛音,那溫暖祥和的佛光灑落人間,在一瞬間就讓長安城眾生的心靈平靜下來。

  而從三藏法師身上傳來的佛韻,更是彷彿蘊藏了無窮的力量,乃是來自內心深處的堅定信念。

  “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

  觀音菩薩見狀讚歎了一句,對著身邊兒的大日如來說道:“三藏之法,成矣。”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在三界絕大多數人的眼中,佛門無疑是出世之宗.而事實上也是如此,三界僧人能夠在紅塵行走的,也確實寥寥無幾。

  別看那些佛寺都建在鬧市之中,可他們張口閉口不也全都是避世之談?

  但.人間的好處,他們可是一點都沒少吃,實事兒恐怕是一點兒都沒幹過。

  如今三藏立下的唯識教法,其真正內核,是“入世”,乃是自強之法。

  從三藏自身向來秉持“不求人,自強之”的態度,其實也足以預見唯識宗將會對今後佛門,帶來一場怎樣的變革。

  身為三界聖佛的三藏法師,對於挑戰佛門現有之規則,也沒有絲毫退縮之意.況且於佛門本身來說,連佛祖與菩薩都站在他這邊兒;於大唐來說,大唐天子李世民是他結義兄弟.

  可謂天時地利人和俱在,是佔盡了先機。

  三藏法師誦唸開宗佛經。

  眾生靜心沉浸其中——

  尤其是自靈山來的比丘、羅漢與菩薩們,此刻聽三藏法師誦經時,竟不覺眼眶溼潤三藏法師之佛音宛若天籟,細膩而恬靜,彷彿輕柔的手指拂過心絃,讓他們沉醉其中,不願醒來;

  又似浩渺星空,廣博宏偉,包羅萬象,讓他們感受到唯識佛法如蒼穹之無垠。

  而對於長安城中的,沐浴在佛光下,正聆聽三藏法師佛法的尋常百姓來說,卻有一股自信之意,自心底油然而生,腰桿頓時挺直了幾分。

  此等異象並沒有持續太久,在法海佛音落下之後,便隨之而停。

  “阿彌陀佛。”

  三藏法師長念一聲佛號,表示揭牌儀式,暫且告一段落。

  “四海龍王,為唯識宗開宗賀!”

  忽一聲高亢的龍吟之聲,在慈恩寺中迴盪卻見四海龍王分開眾人,東海龍王走在最前面,剩下三個兄弟緊隨其後,四位龍王手中各自託著一個寶盒.跨步上了祭臺。

  來賓獻禮,這也是開宗一環。

  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也是展現宗門人脈的一個重要體現。

  只是也不是所有來賓都能在這個時候唱名而出的,只有接到請柬的來賓亦或是比較特殊的那幾位,才能在這個環節走上祭臺來獻禮。

  當然了,那些沒有接到請柬,只是聞訊而來的修士與神仙們,自然也不是白來的。在入寺的時候,他們已經將禮物交給了“大總管”悟淨。

  悟淨也都一一登記在冊,將來若有機會,也還是要根據這個禮單回禮的。

  他們不是白來,他們的禮,慈恩寺自然也不會白收。

  之前雖然沒有特意定過順序,但究竟是哪些人接到了請柬,他們自己的心裡自然也是有譜的此類大典他們也都不陌生,便按照自己在三界之中的身份地位默排一下,基本也都大差不差。

  一來是大家都有這個默契,二來也是今日乃唯識宗開宗大典,接到請柬的那都是與唯識宗關係匪淺的.自然不會在這個時候另生事端。

  就以眼前這個場面來說,排在最後一位的,自然就是黎山老姆。

  倒推往前,便是鎮元大仙;而後就是觀音菩薩與大日如來.他們兩誰先誰後,全看他們兩個推讓,也不存在什麼非要誰先誰後的問題。

  剩下的幾位,其實也都差不太多,但還是由四海龍王拔得頭籌,當先獻禮!

  “哎呀!”

  “竟然是龍王爺!”

  雖然四海龍王在諸多仙佛之中,似乎總是顯得矮了一頭.但是在民間百姓之中,還是有一定地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