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穿越唐三藏 作品

第四百九十七章 若是將三藏法師換成準提聖人;蟠桃存貨也並無多少了


                 對於曾子的出現,絕多數神仙是沒有預料到的即便是子輿先生是提前到了的,並且還在長安城中游覽了一圈,已經同許多同在長安閒逛的神仙們擦肩而過,甚至是打過照面可他們依舊是不知道子輿現身的身份。

  畢竟子輿先生一向低調,能認出他的也就是二郎真君與觀音菩薩寥寥數位。

  不說二郎真君有心讓自家孩兒拜在曾子門下,大唐的那些個文官學士,甚至都想要自己拜在曾子門下為徒,重新學習儒門大道。

  而楊戩之所以稍有些猶豫,也不是因為別的原因是他其實已然知道了大聖國師王菩薩就是自己的父親楊天佑,一直沒有去主動相見,或者也可以說是父子兩個頗有些默契.雙方都不想在這個時候見面。

  不論是楊戩,還是楊天佑,其實都想要將一家人重聚的這個重要時刻,留到瑤姬徹底復甦歸來。

  不見歸不見,但楊戩對自己父親的事情,還是會主動探查的甚至有些模糊不清的地方,他是會去尋六耳獼猴求證的。

  六耳獼猴自然不會在這方面對二郎真君有所隱瞞,否則若是引起什麼不必要的誤會,那可不是什麼小事兒。況且對於六耳獼猴本身來說,他也挺想要看到二郎真君一家能夠順利團聚的。

  既然查過父親的事情,楊戩自然就知道自家父親身兼儒佛兩家之長,在自證成為大聖國師王菩薩菩薩果位之前,是學治《公羊》的。

  原本楊戩對《公羊》之中所講的內容並不太瞭解,也是知道了此事之後,才特意去向儒家的先生請教了《公羊》中的學問。

  不得不說楊戩看後認為《公羊》很符合自己的脾性,甚至對於“天條”的完善工作,都多出了許多新的靈感。

  原本以楊戩的設想,自家孩兒往後的修行已經都是有了著落的,玄門的本領由自己師父玉鼎真人傳授;武藝自然是自己這個當父親的親自教導;這儒家的學問自然就落在了自己的父親的頭上,況且這也是諸位祖父對楊家長孫的關愛。

  至於佛法,楊戩是接受了三藏法師的建議的,在自家孩兒成年之前,並不會讓他過多的接觸佛法一切等成年之後再說。

  “小孩子學佛,雖然不是壞事.但在一定程度是會扼殺他的本性的。”當時三藏法師這樣對楊戩說的,“而且真君讓令郎拜我為師.難道就不怕他跟小白龍一樣,整日裡盤算著讓貧僧給他剃度出家?真到那時,貧僧可沒辦法給真君一個交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