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穿越唐三藏 作品

第四百九十九章 南無三藏聖如來;玉帝那裡的動作也不小


                 三藏法師的前世乃是佛祖座下二弟子金蟬子。

  金蟬子下凡歷劫,似乎也正是為了西天取經。

  如今取經功成,原本是該靈山多一尊旃檀功德佛,可不料三藏法師跳出樊籠,不受靈山加升大職正果。

  即便是如今這“聖佛”之號,也是人間眾生自發尊稱,三藏法師一如既往,依舊是一位凡僧。

  這也是最讓三界的仙佛們感到詫異之所在。

  由此可見,人家“行於紅塵,廣度眾生”之宏願,可並非只是口頭上說說而已。

  什麼叫修成正果?

  什麼才是正果?

  以法海的話來說:我是人人修行,只求正果.是否反而失了修行之意義?

  貧僧也不求什麼佛法正果,只是做些自認為該做的事情。

  成道而不證,似乎正是三藏法師這一脈的傳承即便是萬妖請命,求得佛祖加升小白龍為菩薩正果,但小白龍依舊是我行我素始終未曾證實自己的菩薩果位。

  這一點,即便是靈山拿他也沒什麼辦法。

  古往今來,佛門中門哪個不是憋著一股勁要修成正果的,即便成不了佛,證不到菩薩果位,便是修得個羅漢那也是十分了不得的事情

  直到他們師徒幾個橫空出世還得是靈山求著他們加升大職果位。

  也是他們師徒的出現,一下就把佛門高僧的形象無限拉高甚至於現在人間眾生都說:佛不成佛,才是真佛.

  真正的高僧,只會在意民間疾苦,致力於渡化眾生什麼修成正果,不過是過眼雲煙,如何能被高僧放在眼中?

  且萬不要用這般市儈之言語,侮辱高僧!

  還別說,似此等言論傳出去之後,還當真就有不少人間的高僧霎然開悟,放下了自己以往對於修成正果的執著,頓覺天地清明,萬物之奧妙皆在眼前。

  有些個禪宗的高僧,在頓悟之下甚至當場就凝聚出了舍利子,直言道:“天生三藏,佛法晴空。”

  更讓眾人覺著驚奇的便是這些凝聚出舍利子高僧,也都沒有一點要證道成正果的意思,反而是一個個的背起了行囊離開了佛寺,要去紅塵之中渡化眾生。

  或許是因為這個緣故,讓他們師徒兩個貌合神離,以至於反目成仇?

  這些事情,就連佛門中人都弄不清楚其中的關竅,更別說是外人了.其實真想要刨根問底,弄個明白的也沒幾個,大多就是想要順便看個樂子。

  如果這樂子會引火燒身,他們自然也會遵循趨利避害的原則而主動退避三舍。

  主要也是這一個源自優婆羅陀佛的舍利子,實在是出人預料,才在不經意間就讓他們亂了心境。

  但其實對於在場的佛門中人來說,這前任佛祖的舍利子雖然是佛門聖物,不容褻瀆但若是為三藏法師執掌的話,他們也都是心服口服的。

  由此也可見三藏法師“聖佛”之名,早已經深入身心。

  觀音菩薩已經下了祭臺,那一顆舍利子,則是被三藏法師以法力推送到了大雁塔之巔。

  眾人見三藏法師竟不對舍利子做任何防護,心中難免有些覺著有些不穩妥,此等至寶就這樣明晃晃的攝於大雁塔之巔,難道就不怕引人覬覦麼?

  萬一丟了佛寶,那

  嗯?

  似乎這舍利子對三藏法師來說,也就是那麼回事兒,他連自己凝聚出來的舍利都能完全不放在心上.這顆舍利子或許對旁人來說是佛門至寶,但還不至於讓三藏法師太過看重。

  況且三藏法師平日裡就在大雁塔中,誰敢當著他的面去盜寶?

  至於說強行去搶.那更是無稽之談,別說根本不是三藏法師的對手,便是那些能鬥得過三藏法師的三界大能,又有誰會專門來搶這顆舍利子呢?

  退一萬步來講,即便是趁著三藏法師出門不在家,將寶貝偷走.首先要有躲過六耳獼猴那六隻神耳的本領。

  況且還有大聖這個“賊頭”在這裡,也不見得敢在這等行家手裡賣弄。

  除非是大聖忍不住過過手癮

  想明白了這一些,眾人倒也覺著這舍利子就放在大雁塔之巔,倒也十分妥帖。

  白日裡或許舍利子的金光不顯,若是到了夜晚,那絕對又是三界的一大盛景.就是不知道祭賽國的國主聽聞了此事之後,會如何作想。

  畢竟原金光寺,現在是鎮國伏龍寺之供奉的舍利子,本是他們的招牌,也正是因為這舍利子,才能讓祭賽國成為一地宗主國,讓原高昌、西梁等四國臣服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