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穿越唐三藏 作品

第五百六十九章 窮則獨善其身,達者兼濟天下;小李白尋師門


                 法海當然不會有讓明空登上皇位,完成歷史修整的執念。

  畢竟他本身就一個改變了歷史進程的存在.可謂是這方面的始作俑者。

  至於明空的夢境,法海並沒有操控,但他從頭觀看了夢中明空的一生之後.其實心中也會認為,這對於明空來說,並非是最好的選擇。

  而明空自己,心中顯然已經有了思量。

  如今擺在她面前有兩條路,第一條,便是夢中那屍山血骨堆積而成的九五之位,即便是自己也曾經有過輝煌,但結局註定淒涼收場,畢竟作為一位凡人.不可能始終保持巔峰狀態,總有老去的一天。

  年輕時候造下的孽,將來必然是要一一償還的,這就是所謂的因果報應。

  明空也是修行了五六年佛法的,更別說她還是三藏聖佛的學生,在方面還是有些感悟心得的。

  何況夢中是沒有老師的干預,現實之中,恐怕太上皇與當今陛下,都不可能那麼輕易就倒在第一次“死劫”的門口。

  自己想要上位,那無異於是天方夜譚了。

  再加上老師剛才的話,很顯然是並不滿意自己在作為皇帝時的所作所為.明空也在自我反思,雖然自己執政期間也有做出了一些功績,但相對於如今的大唐來說,顯然是功不抵過。

  甚至仔細想想,都不止是功不抵過能夠形容的,即便後世說一句,大唐之盛世,自武周而衰也並非是沒有道理。

  在那種狀況下,便是李唐復辟,僅憑李顯那個“廢物”能做成什麼事兒?

  若是那些支持他復辟的老臣,還有點良心或許他還能耍耍天子的威風,可萬一有些個野心勃勃之輩上位,皇權旁落,似乎都不是什麼意外之事。

  或許李氏後代之中,會出現力挽狂瀾者.但那都是未知的事情。

  而想到此處,明空忽然反應過來一件事情.自己當年把持朝政的一個重要原因,難道不正是因為幾個兒子都難成大器?

  難道說,自己自入宮起,就想著要當皇帝?

  看著明空陷入沉思之中,法海也不打攪她,只是靜靜坐在一旁.有些事情,旁人是說不通的,如果她自己能夠想通其間的關竅,那麼在境界上,自然也會有一個絕大的提升。

  正如他以往並不勸諫李世民,讓他放下證道人王的執念.更不攔著他離開長安,反而是支持他去親眼看看這大唐的國土與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