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穿越唐三藏 作品

第六百六十五章 魔之道,生有盡而滅無窮;那也得看閻王殿敢不敢收


                 六耳獼猴的神通,也並非是萬能的。

  這一點他自己本人就很清楚,否則也不必在告知二師兄長白山一眾妖邪的情報之後,還在時刻關注長白山的情況,並且在二師兄從他的感知之中消失之後,更是第一時間就來到了長白山。

  能在三界之中立有一席之地的,都或多或少有著自己的底牌,這是他們的殺手鐧,自然潛藏的極深,即便是六耳獼猴與諦聽這樣的神獸,也不一定能夠完全探知。

  就好比這天池巫女,她所隱藏的手段,比六耳獼猴想象中可要多太多了。

  只能說她不愧是上古時期的人物,在憑以借力的玄冥大神殞落,失去了自身巫術力量的源頭之後,依舊能夠將自己的實力維持到如今這個境界,那已經是非常不容易了。

  六耳獼猴出世的也不晚,甚至早在女媧娘娘造人之前只是那個時候的三界過於危險,他一個剛出世的小頑猴,又有那樣的天賦神通,自然就不敢在三界之中晃盪,一向都是小心翼翼的過活,生怕自己被抓了去。

  但現在想想.若是在當年就如同諦聽一樣,早些靠上一個大靠山,或許自己的境遇也會有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也就是後來三界逐漸穩定,六耳獼猴也能夠熟練的掌控自己的神通,這才敢在三界之中偶爾露頭,但每一次出行,那也是保持著十二萬分的警惕。

  善於聆聽萬物心聲的六耳獼猴,見過了太多的本性之惡,而他沒有因此而墮落沉淪其中,那已經是難能可貴了.以此,也能見他本身的心志足夠堅韌。

  若非如此,法海也不可能收六耳獼猴為徒。

  六耳獼猴是在清掃山中那些厲害的邪修,以防他們進入天池,攪擾到二師兄此次的歷練之旅。

  可就在這個時候,他耳中忽然傳來一句老子道德經中的經文:“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是故虛勝實,而不足勝有餘。”

  這是那天池巫女在默唸經文。

  六耳獼猴正在疑惑天池巫女一個巫師,為什麼好端端的念起了《道德經》,可對方口中後面的經文,讓六耳獼猴霎時間就變了臉色。

  “魔之道,生有盡而滅無窮,所以生滅盡,而有盡化無窮”

  “魔以天道而為之,及不足也;天以魔道而行之,始無窮也。天道長衡,而魔道常更,故及不足,乃至無窮者。道歸一,天魔生也。”

  這是魔道!

  是天魔解體大法!

  六耳獼猴也算的上是見多識廣了,再加上他在真君神殿的檔案庫中的積累,可以說三界之中很少有什麼事情不是他知道的。

  這天魔解體大法,在真君神殿檔案庫中,也是有著收錄記載的。

  並且六耳獼猴還修煉過。

  其實似他們這些肉身強大的修行者,在見到天魔解體大法這等修行之法的時候,都會忍不住去多看兩眼的,說不定萬一有一天就有用得著的時候。

  故而二郎真君也是修煉過的,甚至他們兩個有些時候都會在私下裡探討一些關於天魔解體大法的修煉心得。

  這會兒一般都在真君神殿的密室之中進行,故而就算是梅山兄弟,以及天庭的八公主也並不知道,這兩位竟然如此大膽,竟然私下裡偷偷修煉此等三界秘術。

  天魔解體大法,雖然是被歸類為魔道功法,但卻源自兵主蚩尤。

  當年蚩尤與軒轅爭奪人王之位的時候,九黎族的士兵經常在將要落敗的時候,就施展此等魔功,與黃帝部落的士兵同歸於盡。

  甚至於當時不少的人族強者,都隕落在此法之下。

  人族血脈往後逐漸沒落,同當年這一場大戰,或多或少也是有些關聯的,畢竟血脈流失嚴重,許多強者的血脈並沒有因此而傳承下來。

  一代一代的更迭之下,想要血脈復甦,就更難了。

  巫師一脈同蚩尤部落的聯繫一向緊密,當年蚩尤能夠同軒轅黃帝分庭抗禮,甚至一度有機會擊敗黃帝,奪得人王之位,除了九黎族的勇士奮不畏死之外,當然少不了巫師們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