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穿越唐三藏 作品

第六百七十三章 就是打個盹兒的功夫;看似冷門小眾,但其實博大精深


                 就悟淨禪師現在在這裡施展的法門,但凡換一人來,恐怕在場的眾人都要忍不住懷疑對方的用心。

  畢竟“吞噬”一個人的神魂,去探查對方的秘密,這樣的行為怎麼樣聽起來,都更像是邪道所為。

  五大仙家之中的尋常弟子,已經都跟著長白山之中的生靈,一同暫時退出了長白山,天池附近也只有五大仙家的五位話事人還在現場。

  畢竟是涉及到長白山格局之變大事,他們也應該親眼見證一下。

  在天池一派以及那些蟠踞在長白山之中的邪修們,被徹底清剿了之後,長白山的歸屬問題,其實並沒有什麼太大的爭議區別在於,五大仙家想要知道大唐是想要一個長白山名義上的歸屬,還是對長白山的真正掌控。

  這兩種方向,其實也決定了五大仙家往後在長白山究竟是處在怎樣的一個位置。

  這樣的局面,就不得不讓他們未雨綢繆,如果能夠在大慈恩寺三藏聖佛的這三位高徒的手中,得到一二指點,他們對於他們一定是受益匪淺的。

  若是能夠真正的結成善緣,那麼即便大唐朝廷對長白山有全新的規劃,那大概率也會保障他們相應的利益。

  起初五位族長看著悟淨禪師將天池巫女的神魂“生吞”,心中是升起了一股凜然之意的,生怕是自己等人看到了什麼不該看的場面。

  但經過六耳獼猴的解釋,以及悟淨禪師一向堅挺的品行,還是讓他們打消了的疑慮。

  事實上也是如此,悟淨當然沒有“生吞”神魂的嗜好,他只是單純的想要得到天池巫女那“巫文符篆”的煉製體系沒有什麼事情比讓悟淨開拓一條新賽道更興奮了。

  一來,如果悟淨吃透了“巫文符篆”的煉製手法,那麼即便是天池巫女不能開口說話,且神志混沌不清,那也不耽誤悟淨為這些殘魂化解那些烙印在體內的“巫文符篆”;

  二來,悟淨可以取其精華,同自己的“佛法秘咒”相結合,融合出一向全新的“符篆”體系.

  天池巫女是因為沒有資源,故而才以神魂為基煉製“巫文符篆”,悟淨就不一樣,他背靠大慈恩寺以及大唐帝國,只要對李世民說一句,“此符篆,可附於兵甲之上”

  那麼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面對這樣的誘惑,李世民很難不給予悟淨禪師最大的資源支持,甚至他會覺著要不要將“文道符篆”與“道門符篆”之術,一同讓悟淨禪師雜糅其中,為大唐創建出又一支王牌軍隊。

  在戰爭資源的儲備上,李世民一向是從不懈怠的,這也是當年被突厥人打疼之後,得出的深刻教訓。

  尤其是大唐現如今的局面,別看已經是稱霸南洲,但其實李世民自己很清楚,大唐的根基並不穩健,如果有一天大唐失去了三藏聖佛、失去了薛仁貴、失去了曾子等一眾高手,那麼用不了多久,大唐就會被打回原形。

  當年吃下去的那些地盤,都得原封不動的吐出來。

  那些臣服於大唐的妖族,以及三界各族,反叛而去的景象,也不是不能想象。

  悟淨的這個想法別說是李世民了,六耳獼猴認為就算是二郎真君與玉帝聽了.也很難不動心。

  二郎真君是為了提高真君神殿的天兵天將的辦事效率.而玉帝的話,他本身其實也很在意天庭那些天兵天將的戰鬥力,但通常來說,天兵天將都是從天界之中的天人中招募,天人雖然出生就有五千年的壽元,且都是天生的神仙但他們的天賦上限,也是非常明顯的,且很難通過修行來突破自身的修為瓶頸。

  其實天兵天將們的修為,並不算差.若是清剿對付一些尋常妖魔,那都是不在話下的可偏偏他們在楊戩、哪吒以及大聖等人的手中,屢次吃癟,就讓玉帝愈發的看不上眼。

  當年蛟魔王上天的時候,玉帝讓他把麾下的兩萬水軍也帶上天庭來,就是想要帶給天庭兵馬一個新氣象,效果當然也是十分顯著的最起碼原本天河水軍在蛟魔王的兩萬“妖兵”的刺激下,還是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