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穿越唐三藏 作品

第七百零七章 他是文廟與武廟裡最惹人注目的;因果循環,報應不爽


                 在李世民度過了天子死劫,回到長安之後的這一段時間之內,之前那些並不親近大唐的各大勢力,也都是處在一個人人自危的狀態之中。

  何況是首當其衝的這些山間的妖怪與野神們。

  當然,大唐也不是所有的前朝香火神都不承認,那些在他們的時代,為國家而犧牲,且值得後人尊敬與銘記的文臣武將們,李世民當然也不會斷送了他們的香火。

  甚至於李世民已經在大唐各地,興建文武兩廟。

  文廟,便是原本的孔子廟,李世民又追諡孔子為“文宣王”,故而文廟又稱文宣王廟;而武廟,則是由“太公廟”改建而來,李世民同樣也對太公姜子牙做出追諡,號為“武成王”,這武廟便也被稱為是武成王廟。

  這文武兩廟之中,所供奉的當然不僅僅儒聖孔子與太公姜子牙。

  其中當然會有配祀,文廟之中以孔子為先聖,祇以顏淵為先師配享,再擇左丘明以下二十二先儒從祀廟庭,而後經過朝廷合議,再加上曾子本身給出的意見,確立了文廟的規範,從祀者增為十哲、七十二子、二十一賢.至於日後的人員增減,也提前做出了規劃。

  其中,孔聖門下的七十二賢,俱在其中.除卻孔聖門下的七十二賢之外,另外便是歷代的先儒了,如公羊高、董仲舒、許慎、鄭康成、諸葛孔明等等.

  除了這些儒家弟子之外,文廟之中還有一座百家殿只是這百家殿,說是百家殿,其實也不算完備畢竟百家的成份太過駁雜,再加上現在百家自董仲舒之後,便逐漸消亡即便是依舊活躍在朝堂上的法家與兵家,也並不純粹,多多少少是要受些儒家的影響的。

  況且文廟是由孔子廟改建而來,百家先賢.還不見得樂意同儒家弟子,在文廟之中搶香火。

  相對於文廟,武廟的建設就要簡單很多了。

  除了定姜太公為首之外,另外李世民親點了武廟十哲,分別是張良、白起、田穰苴、韓信、孫武、諸葛亮、吳起、吳起、管仲、樂毅、衛青。

  至於原本應該在榜上的李靖與李勣,因為大唐氣運復甦的緣故,這兩位老將的身體,竟然還有一定的反春跡象,雖然他們兩個都在府中修養,等閒並不露面但既然人沒死,當然就不能上榜。

  除了這武廟十哲之外,李世民還點出了歷朝歷代的六十四位名將,同在武廟之中配享坐侍太公之側。如孫臏、李牧、廉頗、蒙恬、王翦、霍去病、關羽、張遼、張飛、周瑜、陸遜等等。

  李世民本身就是一個文武雙全的人物,況且他還是上馬奪天下,下馬治天下的千古一帝.當然知道文武兩道,其實有著相同的重要性,雙方缺一不可。

  而如今,李世民對文武兩道之間的關係,又有了全新的感悟。

  那就是武力,是讓三界各大勢力,能夠心平氣和的跟大唐的來往;而文道,則是讓自己能夠同三界各地,能夠平心靜氣的交流。

  文武兩廟的建立,就是表明了李世民的態度。cdn.y13398281206.com/apk/aidufree.apk  愛讀免費小說app更新最快,無廣告,陳年老書蟲客服幫您找想看的書!

  並且除了文道科舉之外,李世民還興辦武舉,可謂是打定了主意要招攬天下英才,一個都不想放過。不過,李世民也確實是擁有能夠駕馭他們的本領,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得到李世民,亦或是大唐群人認可的歷朝歷代的文臣武將,都會進入到文武兩廟之中,接受整個大唐的香火供奉,這龐大願力.甚至早已在天成神的關羽,都感受到了那一股猛然匯聚在身體之中的磅礴之力。

  只是文廟之中的先賢與先儒,或許能夠通過這些香火之力,重塑香火神靈之軀.但對於一些武將來說,便並非如此了。

  尤其是那些已經在混沌之外戰死的將軍們,是不可能給出回應的。

  如樂毅與田單。

  其實文武兩廟之中,有一位最受矚目——那就是蜀漢丞相,諸葛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