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穿越唐三藏 作品

第七百四十二章 避一避他的諱,又何妨呢?勝算還是有的


                 就以法海本身之念來說,聖佛不聖佛的其實並沒有那麼重要。

  如果他當真在乎這樣的虛名,也就不會來到這個世界,更不會主動向三界暴露出自己身上的無邊魔性。

  當年在通天河畔,與無天魔祖對峙的時候,他之所以沒有隱藏自己的魔性,而是以魔性驚退了無天魔祖,其實也是想要探一探三界的風聲。

  畢竟取經已經結束,如果靈山諸佛會因為自己身上魔性的問題,對自己清算亦或是有三界之中別的衛道士前來除魔,那法海就該認真考量一下自己的立場了。

  西天取經是三藏的“歷史任務”,而完成了這一項任務的法海,當然也會有自己的訴求。

  他最終選擇回到大唐,而並非是在靈山接受旃檀功德佛之位,其實也是想要將三藏法師創立的唯識宗傳承下去,且發揚光大。

  雖然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唯識宗最終也是失傳.但也有法相宗算是傳承了唯識宗的衣缽,在這個世界之中,如果沒有人來做這件事情的話,那唯識宗恐怕都不會誕生。

  很多時候就是這樣,明明三界之中那麼多人都在追求飛仙成佛,可這些人往往蹉跎一生.很難達成心中所願。

  就好似原本的法海,他當年成佛的執念也非常的深,只是他走的成佛之路,是超度妖魔。

  雖然最後誤入歧途,但也正是因為對成佛執念,才讓他在最後世尊如來加升他佛位的時候,不願接受,最終捏碎了舍利,自盡而亡。

  對於當時的法海來說,並不是說他不想成佛,而是他不能接受自己以那樣的方式成佛。

  尤其是在自己墜入魔道之後,同白蛇鬥法,以至於水漫金山,死傷了多少無辜生靈?

  即便是最後幡然醒悟,但已經鑄成大錯.犯錯了當然要受罰,可世尊不僅不罰,還讓他成佛這對於自尊心極強的法海來說,無異於是誅心之舉。

  而死過一次,且拒絕過一次成佛機會的法海,在來到了這個世界之後,自然而然的就沒有了成佛的執念。

  成不成佛無所謂,重要的是斬妖除魔,渡化眾生,造福三界。

  尤其是在經歷過十四年的西行之路後,他的佛法得到了真正的實踐,也真正見識到了人間疾苦,故而在回到大唐創立唯識宗的時候,在玉帝的推動以及天道的默許之下,唯識宗直接就升格成為了唯識法教,而他順勢自證三藏聖如來,成為三界聖佛。

  法海這樣的經歷,旁人是摹仿不來的。

  單一個“殺生為護生”,便不是尋常的和尚能夠領悟其中真意的。

  三界之中並非沒有人想要效仿法海行事的,但實際上除了他的幾個親傳弟子之外,那些擅學他們師徒行事的,幾乎都是個走火入魔的下場。cdn.y13398281206.com/apk/aidufree.apk  愛讀免費小說app更新最快,無廣告,陳年老書蟲客服幫您找想看的書!

  稍微好一些的,也是在入魔之前,主動退出佛門。

  這些人算是聰明的,畢竟退出了佛門,就不用在受到戒律的約束,斬妖除魔的時候再下殺手,自然就更加暢快。

  當然也有一些單存就是為了想要殺生而退出佛門的,那自然是要受到靈山戒律堂的追殺的,靈山雖然講慈悲,但不是沒有脾氣,更不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地方。

  當然,除非他們有三藏法師這樣的實力,靈山也只能當看不見。

  觀音菩薩當然清楚三藏聖佛現在的實力有多麼強橫,其實當年在西行路上的時候,菩薩便隱約猜測自己已經不是三藏的對手了.而這件事情在通天河與無天魔祖一戰之後,得到了確認。

  那個時候的三藏,還並不是三藏聖佛。

  如今的三藏究竟有多強,如果沒有一個同樣厲害的對手,恐怕也難以估量。

  “三藏以為無當聖母與南極長生大帝之間,勝負如何?”觀音菩薩向一旁的三藏聖佛詢問了一句,這會兒她還是恢復了對三藏以往一貫的稱呼,直接喚他的法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