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穿越唐三藏 作品

第七百五十五章 便由娘娘心意就是;如今的靈山,宛若一座空山


                 大聖從女魃娘娘這裡探聽到了不少關於三界的事情,原本他還擔憂自己離開了三界,來到這渾沌玄都城之中,會不會對師父,亦或是唯識法教的發展帶來一些負面影響,但是現在看來,那無疑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不愧是師父啊!

  三藏聖佛雖然在三界之中出手甚少,但唯識法教在三界之中的存在感卻極強,其原因就是他門下的幾位弟子,在三界之中行走,不斷傳播著唯識法教的威名。

  尤其是悟淨的幾個分身,可謂是立下了汗馬功勞。

  三界的事情,大聖自認為應該是沒有什麼參與的機會了,即便是三百年後的魔界入侵大劫,大聖也不認為僅憑無天與奎剛兩個人,就能撼動三界。

  甚至在大聖看來,魔界與三界融合之後,其實也沒有必要鬥個你死我活,雙方既然註定了合為一體,那麼為何不通力合作,聯手來對付混沌之中的這些域外天魔呢?

  其實這樣的理念,不僅僅出現在大聖一個人的腦海中,在玄都城的這些人,對於三界內部的爭端,其實都秉持反對態度。

  玉帝聞言一頓,沉聲道:“天庭之事非同小可,娘娘還是留在瑤池,幫襯著楊戩與紫微吧。”

  就比如大唐天子李治在渡劫失敗,不久之後便在洛陽神度駕崩,繼位的是李治的第四個兒子李廉自王皇后死後,李治並沒有再次立後,而李廉登基,也沒有引發絲毫波折,因為他有太上皇李世民的支持,整個大唐之中當然無人不服。

  玄都大法師當然也不希望這些頂尖戰力,亦或是天賦過人的後輩們都犧牲在三界的內鬥之中所以,如今玄都城之中,很大一部分人物其實都是應該在三界軌跡之中死亡了的。

  “事情有些不太妙。”李世民的面色有些凝重,他坐在了三藏聖佛對面的蒲團上,向御弟說道:“朕收到了一些來自西洲的線報,說佛祖非但沒有集結諸佛前往靈山,反而是將諸佛遣散.如今的靈山,宛若一座空山。”

  正如靈山的大雷音寺一樣,乃是三界獨一份。

  畢竟王母娘娘感興趣的事情,實在是不多如果玉帝將天庭之事,全權交給她來處理的話,她說不定還會留在天庭上,但如今這天庭還真沒有什麼值得她留戀的。

  法海唸了一聲法號,轉眼三百年過去,大慈恩寺在人間的名望幾乎已經壓過了靈山。

  這.

  王母娘娘聞言,也是心緒一動.她此前也沒想那麼多,就是見玉帝要下凡去放風,她不願意一個人在天上待著而已。

  但在協同作戰這方面,他們是真不太行,雖然在薛仁貴的調教下,不是一點配合也不能打,但也正是因為這個缺陷,他們只能算得上是精銳,當不起王牌之稱。

  只是長安城中的這一座寺院,如何能夠別說是大唐境內了,就算是西洲各國的境內,但凡是大一些的城池之中,都有“慈恩寺”的身影。

  自相纏殺,只不過是消耗三界自身的有生力量也就是現在玄都城防衛力量足夠應付現階段的域外天魔,否則他們一定建議玄都大法師將三界之中的那些不安分的全都帶上玄都城來,為三界的安危出一份力,總是要好過消耗在三界內鬥之中。

  單是這李廉,便生了十三個兒子,但除了那個繼位的小牛犢李瓘,他另外的幾個兒子,李世民恐怕都認不全。

  玉帝無奈搖搖頭,而後說道:“便由娘娘心意就是。”

  如果他當年登基的時候,手下也有這一班人馬,又何愁天庭不興?

  恐怕也根本用不著封神榜來封神吧。

  不如一同下界避避風頭,同樣也算是散散心。

  羅剎族的單兵實力,確實是毋庸置疑的,一對一單挑的情況下,玄甲騎與武僧們很難從他們身上佔到什麼便宜,甚至更多時候都是落在下風的。

  但薛仁貴是什麼人?

  如今的大唐朝廷,那可當真可以說是人才濟濟,在武將一列,除了薛仁貴這一位定海神針之外,另外還有蘇定方、裴行儉、王忠嗣、哥舒翰、高仙芝、郭子儀、李光弼、李晟、李克用等諸多大將,文臣方面也不遑多讓,如長孫無忌、狄仁傑、李泌、魏知古、張九齡、裴度、宋璟、姚崇等等,當真可謂是文臣如雨,武將如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