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糾纏薛定諤 作品

第135章 來自天空的威脅

 11月5日,國際標準時間上午9點,國際空間站“藍色方舟”號的通訊室裡,三位宇航員正一臉緊張地關注著面前屏幕上的信息。 

 這是因為從10月31日開始一直到現在,空間站與地面指揮中心的網絡通訊就中斷了,這是前所未有的情況。 

 更嚴重的是,藍色方舟號所搭載的人工智能“亞里士多德”也在10月31日當天出現了異常,甚至導致整個空間站都偏離了預定的軌道。所幸空間站的輪值站長哈蒙斯及時發現了異常,強行將亞里士多德的主機關閉,才避免空間站墜落地球, 

 要知道藍色方舟是第二代國際空間站,由米國牽頭,除華國之外的主要發達國家都有參與。也是人類迄今為止製造的最大的航天器。它的長度達到了120米,寬度200米,相當於兩個足球場的面積,總重量也達到了1800噸。如果這個大傢伙從450公里的近地軌道直接砸到地面,後果不堪設想。 

 然而危機並沒有完全解除,藍色方舟號原本預定會在11月3日接收一次來自地球的補給,其中除了宇航員的食物和生活用品、科研器具之外,還包括燃料的補充。 

 但是自從和地面的網絡通信中斷之後,預定的補給也沒有如期而至。 

 再加上亞里士多德的失控,空間站連續進行了兩次計劃外的變軌,導致原本就不多的燃料也已經見底。 

 雖然國際空間站是以每秒7.66公里的速度繞著地球飛行,從而抵消了地心引力的束縛。但是由於其運行的軌道中仍然存在稀薄大氣阻力的緣故,空間站每隔一段時間都需要啟動發動機進行加速,從而保持軌道高度。 

 哈蒙斯預計最多再過一個月空間站的燃料就會用盡,在那之後空間站的高度每過一個月就會下降4公里,而且隨著引力的增加,下降的速度也會越來越快。最後半年之後就會降至臨界點,到那時就算補充燃料,也無法將空間站推回原來的軌道了。 

 所以這幾天哈蒙斯和其他兩名米國宇航員就一直守在通訊室,希望能夠與地球取得聯繫。 

 幸運的是,11月5日中午時分,一直沒有回應的通訊室裡,終於響起來自地面的聲音: 

 “藍色方舟,藍色方舟,這裡是地面指揮中心,請回答。” 

 “這裡是藍色方舟!”哈蒙斯一把抓起了通訊器,激動地說道:“謝天謝地,終於聯繫上你們了。” 

 這時,哈蒙斯才發現屏幕上出現的,並非一直以來相熟的聯絡人,他詫異的問道:“邁克爾呢,今天不是他當值嗎?” 

 聽到邁克爾的名字,地面聯絡員的臉上露出了悲痛的神情: 

 “這兩天地球上發生了很多事情,邁克爾已經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