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夢中的未來

 程遠做了一個夢。 

 夢中的他來到了2199年,雖然此時的人類掌握可控核聚變已經足足有100年,但是對生存空間的渴求卻一直沒有得到滿足。 

 這主要是因為在物質無憂的和平年代,地球人口迎來了一波快速增長,到2150年就接近200億。 

 儘管那個時候,人類已經具備了改造自然環境的能力,人們在沙漠、戈壁甚至海洋上建造都市,就連月球上也出現了上千萬人口的殖民地。但地球圈的資源還是被爆炸式增長的人口數量快速消耗一空。 

 所以到了22世紀末,藍星聯盟便開始著手建造大型宇宙殖民地,想要將過剩的人口遷徙到廣袤的宇宙空間生活。 

 這時的人類雖然已經不再缺乏能源,但是想要完成大型的宇宙殖民地這樣的超級工程仍然存在很多問題。 

 比如能量的儲存問題。 

 由於大型宇宙殖民地只能在宇宙中建設,所以需要使用海量的工程機器人。而這些機器人毫無疑問是需要用電能驅動的。 

 但即使將可控核聚變設備小型化,其佔用的空間依舊是十分巨大的,在宇宙時代也只有大型的空間站和宇宙飛船才會配備。 

 所以小型機器人和工程設備仍然需要使用電池進行驅動。 

 雖然到2150年,石墨烯超導體電池已經擁有相當高的能量密度,但是在高強度的工程建設過程中,這些機器人仍然需要頻繁返回基地充電,從而影響了工作效率。 

 此外隨著人類步入宇宙時代,超長距離的旅行也成為了一大難題。比如月面都市和地球之間的距離就遠達38萬公里,而且這還是直線距離,實際的路程要遠得多。即使全程使用第二宇宙速度,也要兩三天時間才能抵達。 

 這也是因為普通的載人地月“航班”由於電池容量不夠,中途必須停靠在地月之間的中繼空間站進行充電,才能繼續完成接下來的航程。 

 如此長時間的旅途,必然會導致月球與地球之間出現交流困難的問題,以至於有相當一部分出生在月面都市的“月球人”,終其一生沒有去過地球。 

 所以從22世紀50年代開始,藍星聯盟就在尋找更加高效的電量儲存方式,直到有科學家發現了“黑晶”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