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莊主 作品

第60章 高手對決

 為了對付來自漠北突厥的南下襲擾和掠奪,自建武元年起,北周皇帝楊佑先後八次調發近三百萬勞力,於北部和西北部邊境修築長城、增建城壘。 

 --《北朝周史》 

 長城,是一道巍峨壯觀的防線,不僅高聳堅固,更是智慧與力量的結晶。它不僅僅是一堵城牆,而是一個綜合了城牆、城堡、障礙、亭臺和標誌的完整防禦體系。 

 在修建時,長城遵循了因地制宜、據險為塞的原則,因此並非一成不變的連續牆體,而是在某些地區會有斷開。 

 以昭武城北的高崗鎮附近的黑河為例,長城在此處斷開,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而拜火教主等人,正是選擇在這裡穿越長城,向北迴歸突厥王庭。 

 在他們的視線中,那段倒塌的城牆如同一道敞開的大門,形成了一個寬達十餘丈的豁口,直通北方的突厥領地。 

 拜火教主和他的同伴們對此並無太多感慨,他們只知道翻過這堵牆,便是迴歸突厥的道路。 

 但對於獨孤恪來說,這是長城,這是漢人家園的圍牆。一旦跨過長城,此生能否回家也是個未知數。 

 獨孤恪四十多歲,半生早就過去,經歷過朝堂江湖,品嚐過人生百味。 

 只是這一次被挾裹著遠離故土家鄉,覺得分外的苦澀。 

 獨孤恪騎在馬上回首望著隴西的方向,終究低下了頭,眼角溼潤。 

 塞林在旁邊用不太流利的漢語催促他前進,而前方的拜火教主卻回頭,用流利的漢語說道:“應該用尊稱,獨孤太守,請!” 

 獨孤恪無奈,跟著隊伍向著長城的豁口走去。 

 然而,當他們即將到達時,一個雄偉的身影已經站在了豁口處。 

 這是一個氣勢磅礴、威武雄壯的人,彷彿能夠填補整個長城豁口的大將軍。 

 這個人正是柱國大將軍獨孤萬山。 

 他微笑著向獨孤恪點了點頭,那一刻,獨孤恪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剛才在眼角的淚水滑落,滴在了他深愛的漢家土地上。 

 就在此時,身後的馬蹄聲響起,塵土飛揚。一支由四十餘騎組成的人馬如同一條土龍般直撲而來。領頭的正是李燁、獨孤青石和雷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