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攻訐

 袁可立巡撫登萊一年,取得遼南大捷,並授太子太師的虛銜,從一品的高官,基本上達到了文官的最高職銜,毛文龍、沈有容掛將軍印,也是一品武官,雖然大明文貴武賤,但那也是一品,尤其是李天的遼南總兵,正二品,襲爵寧遠伯更是超品,在朝中引起了軒然大波。若論戰功,斬首二萬餘級,兵部都勘驗過,沒有摻假,也沒有冒功,嶽託被獻俘太廟,更是天啟年的首例,軍功授爵也不為過,天啟朱由校小哥也需要這場戰功一掃大明的頹勢,但恰恰是東林用盡心機,使用了各種無恥手段,沒獲尺寸之功不說,所薦之人無一不是喪師失地,丟了大片國土,數百萬遼東百姓失去家國,而天啟力排眾議,將兩位帝師孫承宗、袁可立推向前線,將遼東局勢穩定,如今更是取得遼南大捷,恢復有望,才說明東林無能,妒賢忌能,排斥忠良,才說明天啟英明,這讓東林圖謀掌控皇帝,以控制朝廷的圖謀落空,這也讓東林背後的金主不能忍受,於是更瘋狂的彈劾和串聯汙衊開始了。 

 他們明白,所有事情的關鍵在袁可立,袁可立去職則遼南失去支持,東林可以借糧餉卡住登萊鎮、東江鎮的脖子,一如歷史上他們所的,可以控制軍政,藉以控制朝局,才能予取予求。可以冒軍功,可以貪汙糧餉,可以博得挽救遼東局勢的名聲、聲望,可以逆轉皇帝不信任不重用的局面,可以制定有利於東林和背後金主的政策,可以讓子孫世代壟斷大的利益!在東林眼裡國家算什麼!皇帝算什麼!東林是無恥的偽君子和沒有底線的野心家的集合體,無休止地彈劾影響他們利益的人,哪怕這人是東林黨,內部也是血腥撕咬!袁可立感覺到了東林的惡意,天啟小哥現在覺得袁可立有用,所以留中不發,但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一旦天啟覺得掌控了局勢,會不會保他就不好說了。而且魏忠賢也不是良善之輩,天啟只是用一黨壓制一黨,而不是徹底消除黨爭,那麼袁可立和孫承宗這樣的人再有能力,也沒法挽回大明的命運,袁可立正是認清了這一點,歷史上去職後崇禎多次要起復,袁可立都不奉詔,只至他打造的東江局勢徹底崩盤,他在家中鬱鬱而終,他死後,兒子、孫子俱不出仕、不管是明朝還是清朝。這是一個無比清醒的戰略大師,治政能臣,他的選擇是多麼的無奈!現在嗎,袁可立老頭要利用這一二年時間,幫助李天佔據更多的戰略優勢,以便今後開創更大的局面,因為他看到了希望,一種以前沒有過希望。也許可以改變被異族一統的命運,也許可以讓國家從此強盛起來,那麼是李天也好,朱由校也罷,都是漢家衣冠,有什麼不行的呢? 

 因為戰事緊張,所以也沒有讓立功將士去京師敘功,但是京師的動靜可是瞞不了李天,東林幾個骨幹一直串聯一氣還聯合二個閹黨,一起彈劾袁可立,李天覺得這很不正常,是誰?命令情報局盯著這七個人,查出與他們聯繫的背後主使者,搞清楚為什麼?袁可立去職總體上說對李天是好事,這就有了一個清醒的高手幫他佈局,理清紛雜的事務,這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掌控大局的人才。但是現在去職好像有點早了,再等一二年不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