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伊凡

 現在的沙皇俄國皇帝正是米哈伊爾。自從伊凡雷帝的兒子費多爾1598年死後,俄國進入了十五年的混亂期,直到羅曼諾夫王朝繼任沙皇,米哈伊爾是羅曼諾夫王朝的第一位沙皇,1613年繼任,繼續對遠東開展了擴張侵略的政策。 

 而被稱為“恐怖的伊凡”的伊凡雷帝是俄國曆史上開疆擴土的積極推進者,和周圍的國家進行了一系列戰爭,北邊的瑞典,丹麥,西面的波蘭立陶宛聯合王國,西南方向的奧斯曼帝國和克里米亞汗國,東面的喀山汗國都是進攻的對象,在波羅的海生生打出一個出海口,打敗了波蘭立陶宛聯合王國,侵佔了頓河流域,與克里米亞汗國又大打出手,為的是再多出一個出海口,而在東面則佔領了喀山汗國,並且翻過烏拉爾山脈進攻西伯利亞汗國。可謂是窮兇極惡,瘋狂的擴張,從小小的莫斯科公國變成了一個可以和歐洲任何強國掰腕子的大國、強國,國土面積擴大了十幾倍不止。羅曼諾夫王朝接替了沙皇后,繼續向東推進,是因為沒有對手,收穫的大量皮毛、海象牙等珍稀物品給俄國貴族帶來大量的財富,國力大漲,另外還可以從國力強盛的奧斯曼帝國北面繞過與外蒙接進,打通被阻斷的陸上絲綢之路,事實上他們已經做到了,佔據了北海地區與恰克圖連接上,商路已經通了接近十年了,賺了大量的財富,這也是車臣部強佔華記分行的主要原因。此時的北海存在大約有幾百萬頭淡水海象。海豹就更不用說了,據說有上千萬頭。 

 此時的俄國已經推進到了外蒙北面,不過都是小股襲擾,探索隊已經到達了鄂霍茨克海邊,也就是庫頁島的邊上,大陸的東海岸。但是歷史軌跡已經改變,後金西征,人民軍北進,剛好就被人民軍的北進戰略打斷了推進到海邊的企圖,而盧象升的戰略偵察行動又變成了戰略進攻行動,俄羅斯措手不及,才佔據的北海地區被人民軍奪回,而且損失了二萬多兵力。消息傳遞迴俄羅斯,沙皇米哈伊爾震怒,召見負責遠東進攻的斯特羅甘諾夫大公,命令他組織遠征軍,東進北海,他們叫貝加爾湖地區,奪回這塊寶地。 

 遠征軍由小葉爾馬克的哥薩克騎兵和斯特羅甘諾夫大公的步兵組成。 

 哥薩克是一個由到處流浪的韃靼、蒙古、突厥、波蘭、俄羅斯等各民族的逃犯、流放犯、逃奴組成的犯罪集團,武裝搶劫集團,平時放牧、耕種,當然也扮演一下強盜流竄作案,戰時自備武器戰馬,成為了僱傭兵,因為兇悍好戰被沙皇看重,逐漸變成了沙皇的制式騎兵,是沙皇俄國侵略的急先鋒,戰時的繳獲歸哥薩克騎兵自己,但是不拿軍餉,武器自備,後期的哥薩克都是大大小小的地主,形成了混合的民族特徵,為自己的利益爭取權利,多次起義,和大明流賊的後期性質極其相似,眼下正有大量哥薩克和波蘭、克里米亞汗國聯合起兵,與沙皇俄國在基輔東南部大戰,俄羅斯能抽出的兵力有限,只有五萬左右,哥薩克騎兵也只有二萬,還損失了三千多,這是一支近代的騎兵隊伍,裝備有火槍,從瑞典的戰爭中學會了步、騎、炮協同戰術,火力兇猛,當然是對蒙古各汗國而言,對人民軍而言已經是小兒科了,在漢斯的創新下,人民軍不僅熟練掌握了瑞典國王古斯塔夫創建的古斯塔夫方陣,而且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進,因為武器已經迭代了兩次,火力密度,射程,精度都不是哥薩克能想象到的,這注定是是一場不平衡的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