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賊首

 崇禎四年春,流賊大部分返回陝北與明軍周旋,並且採取了新的戰術,每一支流賊都分成幾股甚至是十幾股,分散行動,分進合擊,時分時散,沒有規律,明軍分兵就會被幾股甚至幾十股合圍,明軍的損失慢慢加大,流賊絕不與明軍主力硬戰,只對小股明軍下手,雖然明軍仍然佔據很大優勢,但是也開始變得被動起來,流賊對明軍的後勤補給下手,讓明軍有些疲於奔命,消耗大,戰果小,來回追擊,明軍也改變追擊策略,先把流賊包圍起來,成為一個小包圍圈,不急於決戰,再往大一點的包圍圈趕,幾股流賊被圍住了,再發動攻擊。這樣一來,流賊遭受了巨大損失,好幾股被徹底消滅了,連王嘉胤都受了傷,明軍俘虜了好幾萬人,這時候以追剿流賊的客軍總兵身份出現的滿桂開始發揮重要作用,給其他各部明軍將領一些好處,把流賊首領和骨幹留給他們去報功,甚至把自己俘虜的流賊首領和骨幹分給明軍將領,然後把大部分被裹挾進流賊的流民拉走安置,明軍將領都沒有意見,本來流賊的腦袋就不值錢,殺再多,朝廷也沒有錢來獎勵,不如送給滿桂,又能賺錢,還有功勞,何樂而不為?快快的把幾萬俘虜送給滿桂,不然還要給他們吃糧食,惠而不費,多好的事情,滿桂真是一個大好人,佩服!佩服!滿桂把幾萬流民押送到大同,然後送出關交給人民軍曹文詔部,掉頭又回到陝西,反正是剿賊不積極,收人很積極!朝廷正缺兵少將,也只當是沒看見,逼急了再反一個,誰負責任?我們都沒看到!滿桂如魚得水,每個月都有幾萬多人送到歸化省,還別說,這流賊送人的效率很高,比華夏以前高得多,以前花錢請他們移民還不情不願,現在雖然也花錢,但是流民走不走不是自己能做主的了,當過流賊就是原罪,不走是吧?殺!流民一嚇唬就老老實實的跟著走,讓幹啥幹啥!滿桂這個樂啊!原來不用求爺爺告奶奶也可以“請”這些祖宗主動移民,奶奶個熊!繼續! 

 得了好處的明軍對滿桂充滿了“敬”意,見面就是好吃好喝好招待,誰讓人有錢呢?這些浪費糧食的廢料還能賺錢,天上掉下來的美事嗎!一定得把滿桂滿大爺伺候好了!明軍開始有了進剿的積極性,主動進攻,然後將領主動來找滿桂交易,賣的是流民,買的是糧食軍需,滿桂從此得了“滿大爺”的大號,聲名遠揚,童叟無欺,“滿大爺”做買賣非常講究,從不缺斤短兩,銀子絕不拖欠,賣的東西質量還剛剛的,明軍買的刀槍箭矢,盔甲火炮,該犀利的犀利,該結實的結實,信譽保證,“滿大爺”出手,皆為精品,絕無例外!這下明軍進攻越發猛了,士氣大漲,為什麼?士兵吃飽了!將領們一看這麼多糧食,不吃留給流賊嗎?原來朝廷的後勤是有一搭沒一搭的,送不到就餓肚子,現在用流賊換糧食,從來不誤時,滿桂的騎兵專門護送,沒人敢搶,因為搶的人都去了西天投胎去了!三邊總督也樂得佔便宜,反正不用自己掏錢!因此對滿桂部的出工不出力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買吧!多買點!老子還能有分寸。明軍戰鬥力提升,流賊也納悶?這明軍轉了性了?還是吃了啥猛藥?這扛不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