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絲路

 到了崇禎五年七月,北海特區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由歸化通往恰克圖再到伊爾庫斯克的道路還剩下不到三分之一就修通了,伊爾庫斯克到恰克圖的路先行完成,是因為北海地區的火油開採和提煉規模上來了,瀝青的大量使用讓道路鋪設速度提高了二倍多,添加瀝青的路面更加的平整,行駛也更加平穩、舒適,不用再長途運輸大量的石子讓難度一下降低了很多,沿著鋪好的路運輸材料更加快捷,在建築研究所的技術人員指導下,道路鋪設速度大增,現在通過恰克圖往歸化的道路也開始使用瀝青,歸化使用的是陝北火油提煉的瀝青,恰克圖使用的是北海的瀝青。目前從歸化出發,通過修好的路面往恰克圖走一趟減少了十天左右的時間,只需要一個月左右,而恰克圖到伊爾庫斯克只需要十七八天,減少了十多天。從歸化到伊爾庫斯克的時間已經縮減到一個半月,減少了一半還多的時間,如果全部修通,只需要一個月零幾天,四輪馬車就可以走一個單趟,原來三個半月的時間減少了一大半,如果是騎兵行軍的話只需要二十多天,華夏後方與北海已經不是遙不可及了,北海已經成為了華夏和西亞、高加索、東南歐的貿易樞紐,多方貿易讓伊爾庫斯克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絲路名城。 

 自從李絲特洛斯基伯爵到達伊爾庫斯克後,華夏的商隊已經往莫斯科走了三支,往阿拉木圖、克里米亞的商隊雙方互發了好幾支,波斯商隊已經自發的前來,中亞地區的商隊更是絡繹不絕,範喜的北海化記分行迅速壯大,規模比大明的京師分行都要大。 

 伊爾庫斯克的民用產業迅速發展,四處開花,尤其是毛紡織廠、玻璃製品廠、瓷器廠、罐頭廠、皮革廠、肥皂廠等特華夏獨有的民用產品廠發展迅猛,商隊帶來了地毯、民族繡花、果酒、銅器、錫器、皮毛、鐘錶等特色產品,帶走了絲綢、瓷器、玻璃用品、茶葉、罐頭、毛衣、花布、皮革製品。香水、大玻璃鏡、四輪豪華玻璃馬車等奢侈品價格翻了幾倍還是供不應求,絲路貿易創新煥發了生機,這也讓歸化、遼寧、三江的民用產業的生產規模大幅度提高,甚至朝鮮、倭國的特產都賣到了莫斯科,沙皇米哈伊爾得到了喘息之機,通過轉口貿易大賺特賺,把華夏的絲綢、瓷器、茶葉還有其他特色產品賣到了德國、奧地利、波蘭、丹麥、瑞典,各國的王室、貴族趨之若鶩,好久沒有絲綢、瓷器、茶葉來了,還不大買特買? 

 北海的商隊也到了裡海、頓河一帶的後金漢國,見到了皇太極,送上了盧象升的問候!皇太極臉色變得非常難看,好一會兒才恢復正常,最後皇太極向盧象升訂購了大批的燧發槍、初代野戰炮,讓商隊把定金都帶了回來,並且邀請華記到頓河口的新城設立分行,商隊本來就是華記派出的,痛快的答應了,留下了一批人開始設立分行。 

 皇太極三年後見到了華夏的商隊,心裡是既憤恨又有些期待。如果不是華夏,他皇太極一代人王,自負雄才偉略,打出一片天地那也是非常有把握的,可是偏偏華夏強勢崛起,而且就在遼東,在後金的身邊!斷了後金繼續上升的路,連阿瑪都傷在華夏手裡,還被趕到萬里之外,這恨意一起就如火山噴發一般一發不可收拾!冷靜下來後,皇太極知道也許他永遠都沒有和華夏翻臉的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