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捐銀

 幾天後信王看了華夏日報,知道了左良玉戰死的消息,心裡有些不忍,但是又有什麼辦法,闖賊、獻賊現在擁兵百萬,魯王還在和自己爭正統,就剩下了山西、北直隸這點地盤了,兵力十多萬,守京師應該還是能守住吧?信王不確定,從小就長在皇宮裡,對軍隊戰鬥力只停留在誰的兵多誰就能打贏的層面,現在兵力不夠,那就多徵兵,沒有錢就號召大家捐錢嗎! 

 崇禎六年正月十六,信王朝廷大朝,各部官員、內閣均一言不發,只有兵部侍郎楊嗣昌遞上了左良玉兵敗身亡的軍報。 

 信王看大家都不說話也不是事,就讓楊嗣昌提出一些整頓軍隊,加強防禦的策略,楊嗣昌侃侃而談,說了半個小時,最後就是讓祖寬這些將領拿上銀子去招兵訓練,加強京師防禦。 

 信王詢問內閣意見,大家都是附議,既然同意那就好辦了,信王鬆了一口氣。 

 接著大家就怎麼籌餉討論了一天,最後只有兩條意見可行,一個是信王發內帑出銀子,一個是大臣勳貴們捐銀子,然後拿錢去招兵訓練,整頓京營武備,為了負責招兵訓練的人選又吵了一天,最後是信王一錘定音,楊嗣昌擔任京師防禦的督師,負責招兵訓練,整頓京營。 

 信王忍痛從內帑拿出了三十萬兩銀子,輪到大家捐銀了,大臣勳貴們全部破衣爛衫上了朝堂,大聲哭訴生活艱難,衣服都是破的,咋辦?少捐點吧! 

 這下好了,就等著你這話呢,大家你二十,他五十捐了一整天只捐了三萬兩不到,信王從頭涼到腳,然後心裡拔涼拔涼的,這是為國為民的東林諸公嗎?這是與國同休的勳貴嗎?這個不行啊! 

 現在名義上的十三四萬軍隊,一個月軍餉都要二十萬,糧草武器還要二十萬,這就是四十萬了,還有招兵呢?招兵一個,安家銀子五兩,招一萬人五萬兩,還有軍餉一萬多兩,武器裝備一個人下來沒有十五兩拿不下來,一個人合二十兩還多,一萬人就是二十萬,二萬人四十萬,補足二十萬兵力,還要招兵六萬,還需要一百二十萬兩,加上拿四十萬兩,一下要拿出來一百六十萬兩銀子,以後每個月還需要三十多萬到四十萬兩銀子,一年要五六百萬兩,信王拿不出來,大臣勳貴又不願意拿,剩下的就是等死了不是嗎? 

 朱由檢心中的憤怒猶如長江之水,浩浩蕩蕩,奔流不息!尼瑪!這是我一家一個人的事情嗎?要死大家一起死!老子死之前先讓你們去死! 

 信王命令、祖寬、吳三桂、王樸帶兵入城,把京師所有的城門全部接管了,百姓出入隨意,官員勳貴及其子女全部不能出城,看看誰挺的下去? 

 大臣勳貴們一開始裝慘,現在裝聾,我就是沒錢咋著?拿我啊! 

 歷史上崇禎十七年初,大明王朝已到了生死存亡前夕。李自成帶領起義軍從二月初山西破居庸關向北京打來,一路上地方州府望風而降,離北京越來越近了,形勢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