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大勢

 到了崇禎六年,天下大勢已經明朗化了,大明的兩個監國朝廷已經是苟延殘喘沒有多少時日了,而李自成、張獻忠勢力大振,華夏在不聲不響的情況下也把西部幾乎全部佔領了。 

 大明的文官武將、勳貴、豪紳,還有所謂的讀書人,紛紛開始尋找出路,先不管李自成、張獻忠這些流賊會不會秋後算賬,投降可不可以?先輸城總可以吧?送上一小部分,保住大部分財產,今後仍然是人上人,照樣可以做官聚斂財富,欺壓賤民不是嗎?這些所謂的聰明人,還有私下埋藏金銀財寶的,還有逃亡海外的,等等不一而足。不過逃亡海外的全部被華夏俘虜,然後該審判審判,該流放流放,該教育培訓就去學習班。 

 其實他們想做選擇也是很困難的,李自成是要均田地的,大多數士紳不願意投降大順,因為投降意味著人死了錢也沒了!可是張獻忠呢?所有的官員、富戶、豪強都該死,老子造反都是你們逼得!先不說財產能不能保住,命是肯定保不住了!更不用想了。而華夏呢?雖然你主動投誠不一定死,但是財產肯定是要分掉了,雖然還有一部分留下給你,但是那只是極少一部分,大部分人寧可捨命也不捨財,也是不願意! 

 所以只能自己做決斷了,是要命呢?是要財呢?還是都要呢?很多人都選擇了要財不要命,但是也一部分官員想著李自成、張獻忠總是要人幫他治理國家的,這官員還是要的,先投石問路一下,如果沒問題不還有官做嗎?就是現在損失了今後還可以補回來,至少命保住了!於是信王朝廷、魯王小朝廷的大大小小的官員紛紛向李自成、張獻忠投遞信件,派人聯繫,有送錢的,有送忠心的,還有送大明軍隊情報的,甚至還有送上女兒、小妾的,總之是什麼臉面廉恥都不要了,只要能活命,只要還能當官,啥都豁出去了! 

 華夏也收到了一些官員、勳貴的信件,甚至還有專門的使者到了旅順要求去臺北見孫承宗、袁可立、畢自嚴等重要人物,想要攀附親戚、同年、至交等等關係,圖得一個活命的機會。 

 對於這件事李天和一干老頭非常重視,專門開會研究瞭解決辦法,畢竟這裡面還是有一些人是比較乾淨的,也沒有什麼罪惡,只是繼承了家業,這些人應該區別對待,於是一個大明投誠人員的甄別辦法出爐了。 

 對於官員,一律自報履歷,申報家產,經過審查沒有犯罪貪汙的,進入思想教育培訓班學習,有犯罪前科的一律審判定罪,該處決處決,該流放流放,貪汙犯罪所得一律充公。所有人的土地沒收,需要耕種的分平均數的田地去耕種。 

 對於士紳,必須申報土地數目,土地來源,家產數目,有無犯罪前科,甄別審查後,有犯罪記錄的送去審判,該怎麼樣就怎麼樣。土地全部沒收,需要耕種的按照人頭數分平均數的田地,家產有放高利貸的沒收非法所得,土地所欠稅賦按照三十年補足,剩下的家產留歸本人。沒有被審判的所有人百姓通過思想教育審核,才能進入華夏的各行各業,選拔必須接受華夏的教育體系的學習,按照畢業的等級選拔,一視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