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投降

 李自成的老營目前只剩下高傑一個大將,孩兒營還有小將張鼐、李來亨等人,都只有十幾歲,兵力佈置是河南還有十多萬人,只有主力一萬出頭;漢中還有十萬人不到,主力二萬多人;老營、孩兒營加上其他駐軍還有十五萬人,主力三萬多人。力量是老營這邊最大,但是未訓練的流賊佔多數,訓練整編的大部分被帶到北京去了!大順軍明面上還有三十多萬人馬,有戰鬥力的只有五萬多,還分成了三派。形勢對大順極為不利,眼下重要的是團結一心,不然不用打自己就分散了,又變成了到處流竄的流賊,高秀英知道現在不是內訌的時候,馬上派了使者到洛陽、南鄭去聯絡劉宗敏部、高迎祥老部下的將領,告訴他們這次是李自成做錯了事情,不怪他們這些將領,現在是危機時刻,希望能團結一致,共同對敵。 

 劉宗敏部最主要的將領是劉體純,現在被華夏俘虜,剩下逃出來的田見秀、白旺知道打不過人民軍,而且田見秀還是闖軍中很少見的愛民如子的將領,雖然對劉宗敏的暴虐殘忍很不認可,但是畢竟 多年一起奮戰感情很深。對李自成殺大將軍劉宗敏他是非常痛恨,但是李自成已經戰死了,說這些也沒有了意義,下面是給底下這十幾萬兄弟找個活路,不能再自相殘殺了,所以同意和高秀英共同對敵。而白旺則不能接受,於是兩個人好說好商量,白旺帶著幾萬人去山東投降了人民軍,田見秀留下了幾萬人和高秀英共進退。這邊使者回去向高秀英彙報,而另一邊漢中高迎祥舊部對高秀英的認同感卻是很高,絕大多數人同意以高秀英為主,畢竟是老盟主的侄女,還是念舊情的,比李自成要好的多! 

 十二月十五日,高秀英發出召集令,讓田見秀等都到西安集中開會商量下一步行動的方略,十二月二十八日,田見秀、高傑、張鼐、李來亨等都集中到了昔日的秦王府,現在的大順皇宮,拜見了高秀英皇后。 

 高秀英在闖軍中威望很高,因為她比較公正,而且明白大勢,處事不驚,所以很多人比較服氣的,高秀英讓大家坐著討論,大家還是比較認可的,最起碼是尊重大家的。 

 會議上,田見秀的意見是華夏對百姓非常在意,百姓的生活不錯,人民軍軍紀嚴明,是唯一對百姓關心愛護的軍隊,所以實在打不過,投降也不是不可以。高傑的意見是要保證他們的富貴,那他投降誰都行!而孩兒軍和高迎祥老部下則以高秀英馬首是瞻,她說投降就投降,他們不會有任何意見,於是高秀英下了決心,投降!但是對華夏的態度不清楚,她還是不放心,所以親自到了華記西安分行,向華記表達了自己的意思,請華記幫助她請示一下,華夏還有什麼條件和要求?華記的電報很快發到了臺北,李天和孫承宗、袁可立立刻開會討論,並且讓通訊兵回電西安,讓高秀英放心,基本上沒有太多的其他意見,但是會有一些要求。畢竟華夏現在資金不充裕,需要大順暫時維持一下現狀,但是不妨礙華夏讓大順先採取一些過渡措施,將來平穩接收不是更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