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古巴

 西班牙和新教聯盟的戰爭在荷蘭的東、北兩面都打成了膠著狀態,雖然荷蘭的反攻被遏制,但是西班牙也被拖在這片低地地區,陸軍的十二磅野戰炮無法摧毀荷蘭人的稜堡工事,荷蘭人的野戰炮數量沒有那麼多,但是都設置在稜堡、炮臺上集中火力用於防守,雙方的近戰武器都是華夏的燧發槍,射程一樣,但是荷蘭人購買的數量比西班牙人要多得多,在防守戰時密集的近程火力齊射讓西班牙人也望而卻步,傷亡太大也是西班牙承受不住的,畢竟人口不多,幾百萬的人口基數限制了西班牙的戰爭潛力,在荷蘭的地面戰投入了近十萬陸軍已經是極限了,畢竟還有那麼多的殖民地要駐守,所以西班牙海軍現在在歐洲西面的大西洋海域稍微佔據一些優勢後,荷蘭的遠洋貿易受到了一些影響,西班牙人看到了希望,因此從華夏這裡購買能摧毀荷蘭稜堡的重炮成為了首要任務,一旦英國的內戰結束,而北歐的瑞典、丹麥騰出手來,荷蘭人得到支援,西班牙在低地地區的形勢就嚴峻了! 

 汪文言和西班牙使者深入的交流了互相的需求和願望,對於西班牙來說稅收達到了總收入一半以上的低地地區丟失是不可承受的,所以寧可損失一些殖民地的利益也要保住荷蘭的統治權,而財政收入已經都花在了歐洲三個戰場:荷蘭戰場、地中海戰場、大西洋到美洲的航線海戰場。美洲殖民地的力量一直得不到增援,尤其是殖民地的海軍力量一直在損耗得不到補充,而在殖民地沒有造船廠成了壓倒西班牙的最後一顆稻草,本土的造船廠生產能力就那麼大,主力艦的生產數量一直都維持在一個比較少的規模上,只能滿足在歐洲周邊的需求,所以結束荷蘭戰場的消耗,投入更多力量到海軍才是西班牙獲得歐洲領先地位的正選,西班牙已經是消耗不起了。 

 “汪扒皮”知道了西班牙的底牌後開始了細緻耐心的討價還價,想要華夏的重火力可以,西班牙得拿出像樣的誠意來,不能拿著仨瓜倆棗的糊弄人不是嗎? 

 其實華夏完全可以賣給西班牙一批黑火藥的開花彈,這樣西班牙的攻城戰就可以快速獲得優勢,結束荷蘭戰場的消耗戰,西班牙也自己研發過華夏的開花彈,只是控制不了引信的時間,能正常發射的不到十分之一,其他的不是到不了明白處就爆炸,就是根本不爆炸,甚至是在炮膛內爆炸,導致自己的炮兵傷亡慘重,誰也不敢再發射開花彈,那就是在自殺! 

 華夏當初的黑火藥開花彈也歷經了幾年的摸索,引信材料的創新和加設保護套管才解決了這個問題,這是前膛炮的二代技術,而華夏的後膛黃火藥合金炮彈技術已經更新了三代了,所以讓西班牙人在歐洲壓制住資產階級革命,給他們一批開花彈還是必要的,但是生產必須是華夏自己生產,而且需要西班牙把美洲東海岸的一些基地轉讓或者“共管”,畢竟西班牙是華夏在歐洲唯一的盟友不是嗎?最後“汪扒皮”以每發開花彈平均十五兩銀子的價格,賣給了西班牙各種口徑的開花彈十二萬發,西班牙花了一百八十萬兩銀子的開花彈採購費之後,又花了三百五十萬兩銀子採購了三百門海軍重炮和專用炮彈,因為西班牙人的加工精度不夠,實心炮彈的加工只能略小於炮膛口徑,導致射程降低,所以配套的炮彈還是採購華夏製造的。